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飞速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热门小说我,皇帝嫡子,重建铁血大明

热门小说我,皇帝嫡子,重建铁血大明

菜心儿的奶爸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菜心儿的奶爸”大大的完结小说《我,皇帝嫡子,重建铁血大明》,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慈炯吴三桂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他,魂穿大明,成了皇帝的嫡子。可时机不对,大明此时水深火热,崇祯连南京也没守住。罢了罢了,老父亲不行,他得上了。崇祯不敢做的,他来。这个大明,他来重建,重建一个万国朝拜的大明。...

主角:朱慈炯吴三桂   更新:2024-05-05 17:52: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慈炯吴三桂的现代都市小说《热门小说我,皇帝嫡子,重建铁血大明》,由网络作家“菜心儿的奶爸”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菜心儿的奶爸”大大的完结小说《我,皇帝嫡子,重建铁血大明》,是很多网友加入书单的一部古代言情,反转不断的剧情,以及主角朱慈炯吴三桂讨喜的人设是本文成功的关键,详情:他,魂穿大明,成了皇帝的嫡子。可时机不对,大明此时水深火热,崇祯连南京也没守住。罢了罢了,老父亲不行,他得上了。崇祯不敢做的,他来。这个大明,他来重建,重建一个万国朝拜的大明。...

《热门小说我,皇帝嫡子,重建铁血大明》精彩片段


史可法、赵之龙、冯可宗等一干文武挤到前面,看到皇上被歹人挟持,惊的头冒冷汗!

姜曰广更是怒不可遏,君辱臣死,何况皇上被歹人用刀挟持,大明开国以来……英宗以来,闻所未闻!

钱谦益躲在一群锦衣卫中间高喊:“敢挟持当今圣上,你不怕诛九族吗?”

丁一刀闻言,戏谑一笑,“丁爷没有九族!爹娘兄妹早被仇家杀光了,死人堆里就爬出我一个!”又把头凑到朱慈炯耳边,“不如,我与小郎君交个朋友?”

朱慈炯:“怎么个交法?”

“呦呵?上道儿!”丁一刀真是开了眼,刀架脖子上还如此镇定,说话连颤音都没有,这小皇帝还真不一般!

“陪丁爷出趟城,放你回来,丁爷金字招牌,最重信誉,不伤你性命,要杀你,我日后再找机会便是!”

朱慈炯一声嗤笑,“你的信誉,比起朕的金口玉言如何?”扫了一眼冯可宗,“放了那乞丐,是他救了朕!”

被锦衣卫绣春刀架着脖子,按在地上的练乞儿起身后,封住了丁一刀最后一丝逃跑的可能。

刚才真不怪练乞儿看热闹,王五、牛二都是大开大合的刚猛路子,擦着即伤,挨着就死!一个人尚能勉强腾挪辗转,俩人挤一起,一个不留神就得成肉泥!

丁一刀看着练乞儿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丁爷得跟你练乞儿道声喜,攀上了高枝儿,你这匹骏马儿,有主喽!”

说着,松开手中刀,“今儿爷认栽,也看看你这小皇帝的金口玉言,比得上咱的信誉不?”

朱慈炯转身冷眼看着丁一刀,“留下雇主姓名,滚吧!”

怎料丁一刀备懒的形象一扫而光,“想让丁爷坏了规矩,这不合适吧?”又从腰间摸出最后一柄飞刀,“十步之内,爷照样取你性命!”

“呵!你这种泼皮,还讲规矩?”朱慈炯一脸的鄙夷,干这种无本生意的,最是冷血!

丁一刀盯着朱慈炯,一脸认真,“是刺客!取不了你性命,是丁爷本事不济,吃不下这一口!”

一翻手,把飞刀扣在掌心,“可坏了规矩,砸了祖传的金字招牌,以后在道上没得混,不如拼个你死我活!”

整个街道变得安静下来,锦衣卫在没得到朱慈炯命令前,不敢妄动,就这么僵持着。

朱慈炯沉默了一会儿,“滚吧!你一个刺客都把信誉看得比命重,朕也不至于食言。”

手一挥,示意锦衣卫给让出一条道,又补了一句,“可有一样,海捕文书一旦贴出,无论你藏到哪儿,不许给清虏当狗!否则,任你上天入地,绝无生路!”

丁一刀捡起地上飞刀,又把手一摊,“飞刀还我,你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不知道铁多贵!”

收齐三把飞刀后,他把苗刀扛在肩上,背对着朱慈炯摆了摆手,“放心,祖传的手艺,还得传下去!以后不接鞑子的活儿!”

随后,分开人群,一瘸一拐的身影逐渐走远,消失在街角。

朱慈炯看向乞丐,问道:“朕看你言谈举止,似是读过一些书,叫什么名字?”

乞丐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回陛下的话,小人就叫练乞儿,爹娘说,大明天子要我们做乞丐,那就叫乞儿!”又顿了顿,“我们家不让读书,都是父子相传,因此读的不好。”

“大理寺掌印官何在?”朱慈炯回身,扫视了一眼群臣。

“臣,大理寺右少卿陈瑞,参见陛下!”史可法等人身后,一个穿着绯红官袍,胸口绣着云雁补子的四品文官上前叩拜。

朱慈炯指了指练乞儿,“去查一下这人是否建文旧臣之后,如有遗漏,即刻予以平反!”

目光转向群臣,“户部堂官可在!着户部除了他的贱籍!”

“臣户部右侍郎何楷,遵旨!”又一名朝堂三品大员跪在了大理寺右少卿身边。

四镇总兵退去后,朱慈炯能明显感受到,这些文武大员对自己恭敬了不少。

大明留都南京虽说有一套备用班子,但只是个框架,各部堂官左侍郎、左少卿等皆空缺,六科各自只有一个给事中,其他衙门更是职位空缺严重。

可朱慈炯并没有急着补缺,钱谦益等人的举荐,都被他搁置了。

他需要这些位置暂时空着,留着安排一些忠诚可用之人,朝堂,不能只有一个声音!

“钱谦益!”朱慈炯喊完,目光从史可法等人身前掠过,却没见到人。

钱谦益在锦衣卫中间扯着脖子喊,“臣在!臣在!”用力蹿了几下,就开始拼命往外挤,费了老大力气,才挤出人群跪在朱慈炯面前。

“为其祖上拟个谥号,若忠诚勤勉,就拟个美谥!”朱慈炯能为练乞儿做的,也就这些了,再多,就是在打成祖朱棣的脸,哪怕有明神宗顶在前面也不行。

谁曾想,只是动了动嘴皮子,练乞儿跪在地上竟然泣不成声,连连叩头!

朱慈炯看着额头已经流血的练乞儿,说道:“愿意的话,跟在朕身边,补个锦衣吧!”

“君有命,不敢辞,小人愿意!叩谢陛下天恩!”练乞儿重新站起,认真行了一个五拜三叩大礼!

“练乞儿救驾有功,赐飞鱼服,授锦衣千户,世袭!”朱慈炯吩咐了一句,就上马回宫,一应琐事自有人去办理。

锦衣卫掌堂冯可宗快步上前,将练乞儿扶起,“大户侯快起来吧!既得皇上垂青,这做臣子的更要爱惜身体,才能为陛下分忧不是?”

一边说,一边弯腰亲手为练乞儿掸落裤腿上的灰尘,惊的练乞儿是手足无措!

“使不得,使不得!”练乞儿连连摆手,他本就是秦淮河畔一乞丐,这一身酸臭,破衣褴褛的被冯可宗一掸,扑簌簌直掉土渣子!

要知道,锦衣卫指挥使才正三品,却是个虚职,用来封赏给勋臣的后代做荫官。

真正掌堂的,都是皇帝心腹,挂着五军都督府职位,起码正二品!自己一个小小五品千户,如何受得起?

你道冯可宗见谁都这样?他这人久于官场,自然看得出练乞儿日后必定大红大紫,前途无量!况且自家的事儿,自家知!

他这锦衣卫掌堂,是福王朱由菘监国时擢升的,虽然只伺候了不到十天,可依旧是福王宠臣!

皇上这是没时间动自己,没准儿哪天,就得靠这练乞儿保命!

韩赞周血洗皇宫时,怕擅杀朝臣有损万岁爷名声,只派兵围了他的府邸,冯可宗这才捡了一条命!

这两天一直如履薄冰,总觉得后脖颈凉飕飕,见谁都像救命稻草!

小说《我,皇帝嫡子,重建铁血大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还不到一更天,南京城的暮鼓提前敲响,兵马司领了铜牌开始巡夜。

商贾小贩于错愕中慌乱收摊,街上行人步履匆匆,呼儿唤女之声此起彼伏,生怕因为“犯夜”遭了笞刑。

应天府的衙役们分作两班上值,四处驱赶行人,但凡有吃了酒,纠缠不清的,抽出铁尺照着关节狠狠一敲,嘴里塞上麻核,捆起来拖着就走,谁家的公子都没用。

韩赞周坐镇守备府,一时间,皇宫内外惨叫连连、沉塘无数。

继而成队的营兵盔甲齐整,手持武器上街,“轰轰”的跑步声和“隆隆”的马蹄声,吓的百姓们纷纷插上了门栓。

各要道皆安放栅栏、设置关卡,有离家远的来不及跑回去,满口“都爷”,求饶之声不绝于耳。

史可法府邸,府门外站满了军汉,腰挎雁翎刀,手举火把戒备着。大红灯笼一路点到二进院子,院子里更是亮如白昼。

朱慈炯睡不着,坐在院子里谋划下一步棋该如何落子。

见四下无人,钱谦益近前拱了拱手,“殿下,您给臣交个底。”说着,眼睛四处扫了扫,放低了声音,“咱们手里,根本没有左良玉和黄蜚的大军,臣说的可对?”

朱慈炯闻言一愣,看着钱谦益的眼神变得不太友善,在思考着柴房里的马士英是否缺个伴。

钱谦益摇头苦笑,“还真被臣给说对了。”看了一眼远处的凌駉悠悠道,“殿下和凌主事的话对不上,如果按照凌主事所说,殿下是在京师被闯贼攻破后逃出,一切尚有可为;可殿下却说从山海关战场走脱,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调动大军。”

朱慈炯的眼神又冷了几分,“既然知道,你还挡在史可法前面,说什么运筹帷幄?”心里又补了一句,还那么骄傲!

钱谦益笑了笑:“殿下以为史可法他不知?何志坚的奏疏,我们都看见了,湖广在打仗,凌駉的人想要找到左良玉,谈何容易?臣是怕史可法为人忠厚,说漏了嘴!”

接着又叹了口气道:“以殿下的年纪,能有如此谋划,实在难得。调兵的事儿,只能做臣子的来圆,也只有臣等,才能圆的上!”

朱慈炯眼神柔和了许多,自以为读过几本史书,上过几天军校,就小觑了这群宦海沉浮半辈子的老狐狸,想想也是可笑!

为君之道,既是平衡之道,亦是用人之道!他朱慈炯擅长治军,朝堂上的事儿,把控好大方向,细枝末节的还得靠臣子出谋划策!

知人善任,亲贤远佞,该抓的权抓紧,该放的权放下。凡事刚愎自用,耍弄小聪明,什么主意都自己出,养这么多人干什么?

想到这儿,朱慈炯看钱谦益也顺眼了许多,便问:“若是大兵围城,该当如何?”

却见钱谦益大袖一甩,道:“君臣名分既定,敢造反,必将遗臭万年!”

朱慈炯:“……”

你钱谦益就是那个遗臭万年的主!怪不得后世有人说,“东林、复社多以风节自持,议论高而事功疏。”暗指东林党人无经世治国之才,果真空穴不来风!

即便如此,钱谦益能说出这番话,还明知朱慈炯手里没有兵,也要维护正统,依旧让朱慈炯对其刻板印象有所改观。

历史就是这样,当一个略有名气的刀笔吏带头骂一个人时,就像是一只头羊,会有无数的人跟着骂,直到把这人踩进尘埃。但凡有人说半句好话,就会被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

事实上,南京城出降时,钱谦益并不掌握兵权,除了以死明志,图个青史留名外,于汉家江山毫无益处。

钱谦益降清后,曾以天下为棋盘,布了一个局。在内策反降清武将,出资募集义士做内应;在外策划张明振三入长江,以做牵制,又派人联络孙可望东进。

这羚羊挂角的一步棋若成,后世带头骂他的人,或许会第一个带头夸他。

可惜,孙可望盯着永历的皇位,不愿轻离贵州,只能派刘文秀领兵,刘文秀又恐自己走后孙可望篡位,屡辞不受。

钱谦益这一步棋,最终变成了张明振、张煌言和刘孔昭登金山寺题诗,三入长江,无功而返。

当然,朱慈炯绝不是在替钱谦益翻案,毕竟大节有亏,怎么补救都没用,必受万世唾骂!

水太凉、头皮痒,没有骨气钱谦益,还敢舔着脸霸占我秦淮烈女柳如是!炯,站在人群里,举双手骂,跳着脚骂!

发现朱慈炯愣愣地看着自己,钱谦益还以为殿下年幼,被外面那几万兵马给吓住了,连忙出言安慰:“殿下不必过于忧虑,马士英于四镇,无非一个‘利’字。”

犹豫了一下,似是鼓足了勇气道:“同样的爵位,福王能给,殿下也能给!”

朱慈炯眉头紧皱,满眼的嫌弃,活该你钱谦益遗臭万年!

钱谦益混了半辈子官场,最擅察言观色,见朱慈炯不以为然,接着苦口婆心劝道:

“殿下!臣知殿下心中不愿,可事不由人!强干弱枝,是太祖、成祖定下的统兵之道,可我朝自英宗以来,京营糜烂,方有今日之祸!”

“如今四镇皆骄兵悍将,尾大不掉之势已成,只能因势利导。先稳住局面,再整顿京营以自强,方可徐徐图之啊!”

钱谦益的话,虽是下策,却也有一定道理,所谓一步错、步步错,“福潞之争”导致福王乞援于武将,武将跋扈又促使史可法昏招频出,藩镇割据既成,如今悔之晚矣。

前世的军阀割据,也是靠黄埔学生军做底子,东征、北伐一路打过去的!

如今虽说占了一个君臣的名分,可逼的太急提前投了满清,或是学左良玉来个“清君侧”,大明这点残山剩水,还真经不起折腾!

朱慈炯看了一眼躬着身子的钱谦益,君明则臣忠,主昏则臣佞,都说奸佞之臣是养出来的。

到底是钱谦益在奸臣和能臣之间,差一位明主;还是本王在明君和昏君之间,差一个钱谦益?

就不能虎躯一震,非砍即杀吗?

朱慈炯想起《三国演义》里,那些将领被拖到辕门,一路高喊“主公饶命”的桥段,苦笑着摆了摆手,“本王会认真考虑!”

钱谦益还想再劝,恰在此时,高弘图手捧金边纸走了过来,“殿下,这是翰林院拟的几个年号,请您定夺。”待朱慈炯接过去后,又隐晦地向钱谦益摇了摇头,殿下需要一个衡量利弊的过程,步步紧逼,非人臣之道。

朱慈炯接过金边纸看了一眼,直接越过“弘光”,最终,提起钱谦益递过来的朱笔,在“定武”两字上勾了一下,“传谕南京礼部,就用这个年号,提气!”行伍出身的他,当然喜欢金戈铁马的味道。

随后,朱慈炯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差不多,该去见见福王了!”

高弘图闻言,惊呼出声:“殿下,不可!君臣名分未定,二王不宜相见!”

其实,是紫禁城里正在上演的那出大戏,不能让殿下参与,否则,于殿下名声必定有损!

小说《我,皇帝嫡子,重建铁血大明》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