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文版我在明末守边关》,由网络作家“老白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是作者“老白牛”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王动谢秀娘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九死一生夜不收,一生九死是墩军。”王动默默不语地看着墩外百姓的尸体,地上鲜血处处,特别是远处石氏那遇难的遗身,是那么的刺目...这个世界的王动二十二岁,虎背熊腰,身材高大,擅长使用长枪,大弓。家里有一个母亲和一个还未完婚的媳妇谢秀娘。可因为原主性格憨傻,胆小懦弱,所以经常被墩内几个墩军联手欺负。比如说眼下每天离墩几里的挑水工作,便落在他的头上。...
《全文版我在明末守边关》精彩片段
王动站起来道:“秀娘,你怎么来了?”
谢秀娘见周边的人都是看着她笑,她有些羞怯不安,看着自己鞋面低声道:“哥哥你多日未回庄内,母亲挂念,便吩咐秀娘前来探望。”
王动笑道:“原来如此,这些时间屯堡的事务确是忙了些,算算有些时日没有回去,倒让母亲她老人家挂念了。”
他温和道:“你还没有吃饭吧,过来一起吃点吧。”
谢秀娘温顺地应了一声,便移步过来,围在王动身旁的各人忙闪开一点,给谢秀娘让出位子。韩仲端着碗叫了一声:“嫂子,可有些时日没见你了。”
齐天良也在旁道:“是啊是啊,有些时间没与王头去庄内了,老夫人她还好吧?”
谢秀娘轻声应了一声,见这么多人看着她,更是不敢怎么说话。
钟荣私下也打听过王动的事,听说他有一位未成婚的童养媳,看来就是眼前这位小女孩了,他忙站起来对谢秀娘拱手作揖,微笑道:“原来这位就是小娘子,学生钟荣这边有礼了。”
谢秀娘见眼前这位象是读书人的样子,她不敢怠慢,记着以前母亲教过自己的礼节,裣衽回了一礼,轻声道:“先生多礼了,秀娘不敢当。”
旁边的杨通早听说过王动家内有一个媳妇儿,只是一直没有见过,心下虽奇怪王头那么魁梧的人,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瘦小的媳妇,面上他当然不敢怠慢,满面笑容地欢叫道:“原来这位就是小娘子,小的杨通,早听说王头提起过您,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他一连声的道:“快快,小娘子快请坐下,这么冷的天,得赶紧喝些热汤暖暖身子才是。”
他叫囔着,让自己婆娘刘氏赶快添一双碗筷过来。
刘氏小跑着过来,手上提着汤桶,她倒了一碗热汤,对谢秀娘笑道:“这天寒地冻的,小娘子快请喝些热汤暖暖身子。”
谢秀娘见这么多人都是奉迎她,知道这都是因为王动之故,她心下又是自豪,又是紧张,更害怕自己举止不得体,让别人在背后说闲话,她接过汤碗,轻声谢了一声,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
王动大口大口的吃饭,劝谢秀娘多吃点,谢秀娘吃着,只是不停的点头。
众人吃过饭后,王动又继续领着众人干活,谢秀娘轻声对王动道自己也想帮忙。
王动想了想给她一把锄头,让她跟在自己身后,让她注意不可太劳累,谢秀娘欢喜地答应了。
傍晚收工时,谢秀娘与王动一起回去,王动问起庄内事情,谢秀娘言道眼下庄内平静无事,自己想留在靖边堡内,看能不能帮王动做点什么,又说母亲也是这种说法。
王动笑了笑,便让谢秀娘留下了,就让她住在靖边墩原来自己那间房内。
……
第二天,谢秀娘也是随王动一起出工,周边的军户早传遍王动与谢秀娘的关系了,这就是未来靖边堡的主母,很多军户都是过来恭敬行礼,口称小娘子,谢秀娘都是一一回礼。
此后谢秀娘又在堡内住了几天,每日都是随王动早出晚归,一起劳作,她这种行动举止,颇得堡内军户之心。不过干了几天后,王动发觉谢秀娘又有些脸色苍白起来,便吩咐她要注意休息。
其实自王动缴获后金军所获,并拿回银钱回家后,他也曾请郎中为谢秀娘检查过身体,郎中言道谢秀娘从小身虚体弱,最好不要过于操劳,能安心静养才是最好。
不过说归说,每日谢秀娘还是随王动一起出工,并言自己从小干活,让王动不必担忧。
王动第一次发现这小女孩还挺有性子的。
时间很快到了崇祯七年的十月中,后世的阳历己是十二月初,快到大雪时节了,这大明的北方实在冷得紧,北风一吹过来,真是要人老命。王动盘算着再干一段时间,等地表上冻后,那时众军户就只能休息了。
好在开荒修渠己经快告一段落,等明年开春就可以耕种了。
今天似乎特别冷,还飘下一些雪花,北风一吹而过,落在地上的残雪立时冻成坚冰。在外面劳作的众军户们个个裹得象粽子,不过仍有缩手缩脚之感,口中呼出的都是浓浓的白气。
王动也是裹紧了身上的皮袄,将头上的皮帽戴得更紧些,口中骂了几声鬼天气,他无意中扫了旁边的谢秀娘一眼,不由一愣,只见谢秀娘那边己是脸色发白,嘴唇青紫,似乎在不断地哆嗦着。
王动过去一把抓起她的手,见她小小的手上己满是冻疮,王动大声道:“秀娘,我让你不要出来,你偏要出来,看看你的手,这么冷的天,真是胡闹。”
谢秀娘苍白着脸只是怔怔看着王动,她半响不说话,良久,她轻轻地说了声:“哥哥,你可是嫌弃奴家无用?”
王动呆了一呆,放缓声音道:“秀娘,你怎么会这样想?”
谢秀娘眼睛闪闪亮的看了王动一阵,最后她慢慢抽出手,背转过身去,幽幽地道:“奴也知道自己无用,可就是想为哥哥分忧啊。”
她慢慢而去,声音徘徊转侧,最后轻不可闻。
看着她小小的身影消失,王动呆了良久,最后叫陶氏过来,让她照顾好谢秀娘。
陶氏道:“王头只管放心好了,我一定会照看好小娘子的。”
王动长长地叹了口气,或许刚才自己态度太生硬了,这个小女孩也只是想为自己做点事啊。
……
第二日,谢秀娘回往辛庄,王动叫陶氏陪她回去。
到了十一月初时,靖边堡军户开荒修渠之事完全结束,根据钟荣的统计文册,共开垦有田地一千一百六十三亩,疏浚水渠三里多,开挖灌井五口,这个成绩在舜乡堡诸多屯堡中算是非常不错了。
事后王动的靖边堡屯顷亩数文册上缴报备后,不说张贵吃惊,就连舜乡堡管理所内屯田诸事的杜真也是非常惊讶,防守官许忠俊得知后也是非常欢喜,看来自己当日让那王动去屯田,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王动也是心中自豪,自己为了这个屯堡,可以说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才有了现在这个成绩,自豪是完全应该的。而这时韩朝等人也从舜乡堡那边回来了,经过多日的辛劳,他们终于采集到足够堡内各宅院建筑的石料,至于外面城墙地基的石料,那还要等明年继续努力。
不过这种天气下,王动当然不能让韩朝他们继续干了,看看韩朝,人都黑瘦了一大圈,王动吩咐韩朝等人好好休息。
许忠俊酝酿着什么时候去靖边堡视察一下,重申自己对王动的支持。而王动这边,他己经开始忙另外一件事了。
……
“老弟,你屯堡搞得不错嘛,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董家庄内,张贵感叹了一句,接着又说道:“说吧,你老弟来找我有什么事,哥哥知道你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正有所求。”
王动微微一笑,抱了抱拳道:“小弟今日来,是请老哥支援一些刀剑器械的,您也知道,我那屯堡初创,还没器械防身呢。”
张贵抚着唇边的短须,沉吟半晌,道:“也罢,我库房内还有一些长枪火铳,就便宜些给你吧。”
王动道:“多谢老哥了。”
王动随洪丘去了仓房内,里面堆了一些军械,大多是刀枪与三眼铳,王动问道:“没有鸟铳弓箭吗?”
洪丘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王动想了想,弓箭手训练困难,现在大明鸟铳的质量也让人担忧,暂时有刀枪与三眼铳也不错。
他拿起一根长枪看了看,枪长约一丈,枪头铁制,形如鸭嘴,典型的大明制式长枪,可惜这批长枪的保存不怎么样啊,枪头都生锈了,还有那些三眼铳,也同样是锈迹斑斑。
王动叹了口气,这样的兵器,这样的质量真是不行,最后他选了三十根过眼的长枪与十把三眼铳,腰刀价钱由于贵被他放弃了,好在自己堡内还有一批缴获的后金腰刀可以使用。
除了这些兵器外,王动还花了四十两银子买了三百多斤生铁,买不如造,还是自己动手算了。
王动现在战兵队中只有刀盾兵,长枪兵,火铳兵三个兵种。
在那些老兵中,他们的列队组队,相互撕杀配合,己经有了一定的默契。所以每天上午的队列训练后,王动下午便是训练他们的个人技艺能力。
戚家军中考绩军士技艺细分为九等。王动的军队才刚刚训练,便粗分为上,中,下,不合格四等。
每等都有不一样的待遇与奖罚措施。上等者,每天都有肉吃,还可与伍长平起平坐,见了队长,也只需作揖,不需下跪。中等者,每三天吃一次肉。下等者,每天只吃干饭。每次考后不合格者,重打军棍十下,五次不合格者,重打军棍三十下,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以后每两月一考,四等升降不定,中下等可以上升,上等也可以降为中下等,如有原地踏步者,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次原等,可以免责。二次原等,打五棍。三次原等,打十棍。五次以上原等不进者,打三十棍,驱逐出战兵队,降为辎兵。
一切视军士成绩而言,如果退步或是不合格比例大,连队长伍长都要受处罚。
以刀盾兵为例,他们持盾牌时,能舞动遮蔽住自身为下等。能试刀冲入枪阵内为中等。令他们持牌与长枪兵对打,打得对手不及反手为上等。
王动近期还造了一批标枪,用以刀盾兵使用。
以后刀盾兵手投标枪,以二十步为标准,如能命中挂立在那里的三个铜钱。中一个,下等,中两个,中等,中三个,上等。一个不中,为不合格,便要挨打军棍了。
这个标准远低于戚家军的考绩练习,不过王动不急,慢慢来。
长枪兵同样也是如此,他们练习长枪,也是在二十步外立人形木把一面,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
在擂鼓时,他们飞身挺枪向前戳去,任取一孔,戳刺五遍后,如有三次可以将孔内的木球刺于枪上,便为上中。两次,中等。一次,下等。一次都没有,而且试枪时的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不严谨,便为不合格,军棍侍候。
这种等级赏罚制度出来后,每个军士都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且还将自己队内每个人都视为了竞争对手,不过这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是王动乐于见到的。
古时的冷兵器作战主要靠的是腰力的使用,为了锻炼各人腰力,王动还吩咐工匠们做了一批石锁,让这些军户每天都要锻炼数十下。
……
不过刀盾兵与长枪兵的练习容易,火铳手的练习则比较困难。
他们练刀还好,主要是鸟铳的射击训练难办,不是因为各人都打不中,而是训练火器时的成本问题。在这大明朝,就算是一根精良的鸟铳,那铳管的使用寿命也就是几十次。每天打个几次,十几天后,一根铳管就报废了,再造一根铳管,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
大批量下来,所需的银子也不少。
而且这个射击训练,没有大量的弹药量是不要想出来的。铅子可以让堡内工匠造一些,不过王动现在的子药硝土,基本上是向外购买。银钱与子药原料问题,严重制约着王动火器兵的发展。
不过王动相信这个问题自己有办法解决,军中的那些鸟铳手,王动还是让他们尽情练习。
此时在堡外那个还是非常简陋的较场上,火铳的击发声音啪啪不绝。
王动正站在韩仲所领的乙队面前看一个鸟铳兵在射击,韩仲,杨通,高史银,钟调阳几人都是围在王动身旁看着。
那个鸟铳兵或许只有二十出头,脸长得圆乎乎的,颇为白净,不过神情却是专注,众人站在自己身后仍是恍然未觉。
他熟练地装好子药铅弹,然后眼睛瞄那照星,对准前方五十步外一块靶子扣动了板机,“啪”的一声响,却是命中。
然后他又试射了两枪,又是命中。
众人都是叫了一声好。
王动现在不敢与戚家军相比,训练鸟铳时,只是在五十步外立一靶子。不过训练标准倒是一样,三发全中为上等,三发一中为中等,射六次,中一次者为下等。射六次,一次不中者为不合格。
这位鸟铳手连射三铳都中,真是神射手。
注意到王动的目光,韩仲也颇为自得,毕竟这鸟铳手是他队上的兵。
王动招来这鸟铳手问道:“叫什么名字?什么地方的人?”
那鸟铳手射击时果断专注,但对上王动等人时,却是神情慌乱不安,他紧张地摸着自己的衣角,声音颇为细气,道:“回大人,小的叫钟显才,蔚州人。”
王动点了点头道:“你射得不错,本官要奖励你,来人,有赏。”
……
王动赏了那鸟铳手钟显才一钱银子,然后又在较场内到处巡看那些军士训练,同时心里还盘算着一个问题。
经过自己制定的工匠奖罚制度后,李茂森他们制造出来的鸟铳大多合格,而且铳口定制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标准。质量的优良使得鸟铳手在训练时可以放心地托着铳身,贴近铳尾仔细瞄准,大大提高了鸟铳的命中率。
不过虽是如此,各兵的射击装填速度还是显得慢些。以这钟显才的射速,也要近一分钟才射出一发,别的鸟铳手射击速度就更慢了。
明朝鸟铳的射击步骤大约有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火绳等几步,熟练的射手平时不过是一分钟一发,有些普通的鸟铳手,到了战场上,手忙脚乱的,能两分钟射出一发就算好了。
虽然现在自己没有办法造出燧发火铳,不过可以在鸟铳的装填速度上想想办法。
大明军中的鸟铳手在弹药装填上有一定的定制,比如戚家军中,鸟铳手每人就背着装有火药的竹管五十三个,都是定量的。另一个袋中也放着铅子五十三个。
不过还可以再进一步,王动想到了后世的纸筒定装火药。
那纸筒定装火药,是将定量的火药与弹丸全包于一个长形的纸筒里面,装填时用嘴咬开纸筒,先倒一些火药到火门,余下的火药连弹丸全塞入铳口就算完成了。
这样不但保证了枪弹每次射击的威力,也可以大大减少火药的装填步骤。这让普通士兵的鸟铳手可以达到一分钟一发的速度,熟练的鸟铳手,每分钟射击两次是没问题的。
想到这里,王动很是兴奋,他招来了匠头李茂森,询问他此法可是可行。
李茂森沉思了良久,他拱手道:“大人高才,此法确是精妙,可以大大提高铳手们的发击速度。”
随后他又是脸有难色:“只是如此一来,分药装弹需要人手较多,以小的那些匠工,怕是人手不足。”
王动道:“这个你不必担心,我会调派一些人手给你。”
现在靖边堡有居民百户,其中男子两百多口,妇女二百多口,除了一百多的壮年男子外,余者老弱男子与妇女孩童都可使用。他盘算了一会道:“这样吧,在你作坊的旁边再建一个坊间,我会调派老弱男子十五口,壮妇二十口给你,每日你便让他们分装弹药,以后他们的月粮工食也由堡内分发。”
李茂森脸上露出喜色,如此一来,他就不必担心人手的问题了。
王动强调道:“每一根定装纸筒的药量都必须过秤相同,这点上,你要监督好。”
李茂森道:“大人放心吧,小的一定会管好的。”
……
很快的,李茂森便制做出几根定装纸筒弹药的样品出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油包弹药袋内,拿到堡外由那个鸟铳手钟显才试射。
接到任务后,钟显才熟悉了一下这个背在身上的弹药袋,然后按王动说的,进入专注的境界。
他将鸟铳拿在手中,将火门打开,然后抽了一根定装纸筒出来,用牙咬开纸壳弹筒的一端,倒了一些火药入火门内。将火门关好,然后将纸筒内的火药及弹丸一起塞入铳管内,用通条捅好,火绳也早已装好,就完成了射击的准备!
钟显才试射了几铳,起初还有些生疏,随后越打越熟练,依他估计的,这定装纸筒弹药确是可以大大节省装填时间,他一分钟可以打三发左右。余者鸟铳手,熟练后,每分钟也可以打两发左右,就算是上了战场,在各方面情况的影响下,一分钟打出一发是很轻松的。
围在王动身旁的各人还有各队中的鸟铳手也很高兴,各人都希望以后就使用这种定装纸筒弹药。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王动吩咐在匠作坊旁又兴建一个大房间,他也在堡内选了一批老弱与妇女过去帮助李茂森分制弹药,这些人以后都可以拿到固定的月粮工食,如果干得好干得多的话,同样也都有奖励。
这批新的军工厂工人都很高兴,他们平日家中并不是主要的劳力,眼下却也可以拿到月粮工食,这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回到家中说话声音都大了一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