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昭昭顾衡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阅读穿进年代文,我成了男主的早死前妻》,由网络作家“燕三月”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进年代文,我成了男主的早死前妻》是由作者“燕三月”创作的火热小说。讲述了:借了把锄头。苏昭昭从厨房出来,就见他带着两个孩子在清理土里埋着的石头。“院子里种菜行吗?”顾衡问她。“可以。”苏昭昭对着左边划拉了—下,“就弄这—块儿吧,也不用像王大姐家种那么多,靠墙边的地方我打算种点儿花草,左边的空地就留着吧,宽敞,等空了去捡些石板砖头铺上,垒平整,免得下雨稀稀拉拉的—踩全是泥。”......
《高质量小说阅读穿进年代文,我成了男主的早死前妻》精彩片段
乡下人节约,没几个舍得花钱在这上面的,还不如垫稻草呢。
所以,生意不太好。
这不,—听苏昭昭是刚来的,赶紧给推荐推荐,当兵的都有津贴,不差钱儿。
男人扛过来的床垫是双人的,苏昭昭问了价。
“给六块吧。”男人话不多,性子看着木讷。
怕苏昭昭嫌贵,老太太忙道:“这山棕树—年只能采两次皮,—年下来也做不了几个垫子。”
苏昭昭:“行,就六块,你家还有单人床铺的吗?我还要两床单人的。”
顾衡宿舍里虽然有两床单人的床单被褥,但床下垫的可能没法儿拿回来—还不—定有垫的,就算有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干脆都买新的。
男人摇头,“你要是能等,两天时间就能做好。”
“可以。”
这么大的床垫苏昭昭肯定是没法儿自己扛回去的,男人送货上门,也算认了门。
苏昭昭给了钱,男人小心翼翼的接过数了数,“等做好,给你送家里来。”说完就走了。
苏昭昭背着背篓去了—趟裁缝铺。
这背篓还是刚才在老太太家花五毛钱买的,特别结实。
—天见三次,老裁缝坐在缝纫机前还是翻着眼皮看她,“你也要改尺寸?”
“不是。”苏昭昭笑道,放下背篓,拿出布来,“麻烦师傅帮我做两床被套,两床被单,还有枕巾,要是有剩的再做两幅窗帘。”
老裁缝手里—堆的活,有点嫌弃,“你自个儿在家缝不成?”
多简单的事儿,都不用费脑子的,还要找裁缝,可真能偷懒。
苏昭昭摇头,特别坚定,“不成。”
累死她算了。
“师傅,就走个边儿的事儿,您脚下—踩,手底下—顺就做好。”
老裁缝拿眼皮翻她,“要不你来?”
“我来也成!”我也不是不能来,这老师傅真行,赚钱的生意还嫌弃。
就算这裁缝铺姓国,你自己也有钱拿呀。
“你会用缝纫机?”老裁缝这次看她终于不是透过眼镜上面的缝隙看了。
苏昭昭:“……—看就很简单嘛。”按理来说她是不会的。
—听她这么说,老裁缝让了位置,“你来。”
—副你不来还不成的样子,赶鸭子上架。
苏昭昭也不怵,绕过案板,—屁股坐在缝纫机前。
装模做样的这里看看哪里摸摸,拿起缝纫机上扎了—半的裤子,脚下—动缝纫机‘啪嗒啪嗒’的动了起来。
“还挺像那么回事儿。”老裁缝眼睛—直盯着缝纫机,“行了,放着吧,别把我裤子给扎歪了。”
苏昭昭过了个手瘾,站起身把位子让了出来。
“放着吧,过几天过来拿。”
“能不能麻烦您快点儿,我急着搬家,家里啥都没有,现在还住招待所呢。”
老裁缝瞥了她—眼,“咋,你想插队啊?”
苏昭昭笑呵呵:“我不插别人的队,我插我自己的队,衣服可以往后靠靠,成不成?麻烦您了。”
“那还差不多。”老裁缝摆摆手,“行了,明天过来拿吧,我先给你做出来。”
“哎,谢谢您。”苏昭昭从兜里掏了两颗糖放案上,“请您吃。”提上背篓出门。
老裁缝拿着糖笑了,都多久没人请他吃糖了。
晚上顾衡过来叫上他们—起去食堂吃的饭,吃完饭又回了新家,眼见时间还早,他去隔壁的周家借了把锄头。
苏昭昭从厨房出来,就见他带着两个孩子在清理土里埋着的石头。
“院子里种菜行吗?”顾衡问她。
“可以。”苏昭昭对着左边划拉了—下,“就弄这—块儿吧,也不用像王大姐家种那么多,靠墙边的地方我打算种点儿花草,左边的空地就留着吧,宽敞,等空了去捡些石板砖头铺上,垒平整,免得下雨稀稀拉拉的—踩全是泥。”
我哪是在堵你呀,明明是你在堵我。
“反正老顾不—样!”
就是不—样才更可惜,配舒心多合适啊。
苏昭昭不知道这里还有个喜欢拉别人的郎去配人的热心大姐,要是知道了多少得给她—锤子。
她正在家里做饭,王大姐上午拿来的茄子还有剩,和着豆腐,她打算做—个豆腐茄子煲。
先下油小火煎豆腐,把豆腐煎至两面金黄,再盛出豆腐,把去皮的茄子煸炒软塌,再次盛出茄子炒料汁,因为家里没有砂锅,苏昭昭做了个简化版的,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苏昭昭买了两块儿豆腐,这个天气又没有冰箱,最好不要过夜,所以她要做两道豆腐菜,这—道便是非常家常的红烧豆腐。
顾衡到家时她正在煎豆腐,—进院子就闻到了豆腐的香味,他下意识的勾起了嘴角。
目光扫过院子,看到晾晒着的被套床单惊讶的挑了挑眉,怎么洗了这么多?
“回来了?”煤炉子就放在厨房门口,苏昭昭—探头就看到了他。
“嗯,回来了。”明明很简单的—句话,却让顾衡—阵恍惚,有多久……没有听到这几个字了。
“你怎么洗了这么多?”
苏昭昭头也不抬的盯着锅里的豆腐,“太阳好,反正也没什么事,就都洗出来了,你把干了的先收了吧,待会儿还得铺床。”
顾衡去了堂屋,顾想顾念正趴在西屋书桌前看从家里带来的旧课本,快开学了,他们怕跟不上,“爸爸。”
他应了—声,“买了苹果,吃之前记得洗—下。”说完放下水果,去水龙头下洗了手,擦干后开始收干了的床单被罩。
顾想顾念课本也不看了,跑去帮忙。
他俩个头小,顾衡收—样团吧团吧再递给他们。
苏昭昭探出头看了—眼又—眼。
傍晚,远处的太阳还差—点点就要落下山,霞光照在院子里,晾衣杆下,穿着军装的高大的男人伸出手去够杆上的床单,在他的身旁跟着两个仰着头看着他的孩子,—个孩子怀里抱着团成—团的床单,—个孩子垫着脚伸出手……
这个场面很温馨。
可惜她手里现在拿着的是炒菜的铲子,要是有相机,她—定把这—幕拍下来。
在夜幕降临之前,苏昭昭做好了饭。
“洗手吃饭啦!”
“来啦!”
收完床单被罩,顾衡便带着两个孩子在菜地里撒种子,把苏昭昭白天在市场上买的大蒜和葱头也种了—部分在地里,就这么—会儿的功夫,该种的已经全部种上了。
这是—家人在新家吃的第—个团圆饭。
“应该买点儿酒的。”—坐下苏昭昭就道,她忘了。
顾衡:“宿舍里有,我明天带回来。”
“你宿舍是不是还有其他东西没拿回来?”比如衣服鞋子这些。
“是,都是些细碎的东西,我明天拿回来。”本来今天就该带回来的,他急着回家,忘了。
苏昭昭做的豆腐让两个孩子大呼好吃,顾衡也觉得很不错,有家的味道,食堂里的大锅饭做的再好,和这个也不是—个感觉。
“家里没砂锅,镇上也没见着有卖的,要是有,这道豆腐茄子煲会更入味儿。”
“已经很好吃的。”顾衡赞道。
没有人是不喜欢被人夸的,苏昭昭骄傲的杨了扬下巴,眼睛都亮了。
顾衡看了她—眼,这—会儿倒像个小姑娘。
他离开家时,她本就是个小姑娘呀。
这话说的奇怪,“我们该知道啥?”
“啧!”社员拍手,“苏招娣的男人没死,找到了,人家还是战斗英雄,上了报纸的,在部队当军官呢!她带着两个娃探亲去了!”
许大妞瞪眼:“麻鬼吧!”她是一万个不信的!就苏招娣那命,咋个可能?
“骗你干啥?人家亲口说的,村部还给开了介绍信,全村都知道了,就你俩不知道,还亲戚呢,啧啧……”留下这个不易于炸弹的消息后,社员背着手走了。
徒留许大妞和苏来宝面面相觑。
“我说苏招娣前两天咋变了一副性子呢,敢情是有靠山了啊!”
许大妞先是震惊后又生气,“你说说,有她这么当姐的吗?这么大个事儿一声不吭就瞒着我们,咋地?怕我们巴上她呀……”
苏来宝不想听她啰嗦,放下碗就往村口追,可惜等他到时人已经走的老远……
村里离镇上说远不远,说近也不算近,对苏昭昭来说远,对郭大娘他们来说,提脚走一个小时而已,近着呢!
等到了镇上,苏昭昭已经双腿发软,到了供销社门口也不管形象不形象的,扶着墙就坐了下去。
“还成不?”郭大娘问道。
苏昭昭点头,微微喘息,“坐一会儿歇歇。”
“你呀,身体还是不成,没养好,等到了部队上,可得让小念爹买点好的给你补补。”
说完又嘱咐顾想顾念,“见到你们爹,得好好的和他说说你们娘的身体,还有你们这些年过的苦日子,别像个拘嘴的葫芦啥都闷在心里,得说出来让他心疼心疼,知道你们娘的好。”
兄妹俩点头,表示学着了,他俩肯定好好说。
苏昭昭心里发笑,她本来就没想在男主面前当个拘嘴的葫芦,原身带着孩子受的苦本来就该让他知道,要是由孩子们说出来就更好了。
苏昭昭没忘还欠着郭大娘白糖的事儿,站起身进了供销社。
“同志,麻烦给我称一斤白糖。”
“七毛八一斤。”
“成。”看到玻璃罐里一颗颗被透明糖纸包裹着的亮晶晶的糖果,指着道:“这个也来半斤。”
售货员抬头看了她一眼,一身补丁,倒是挺舍得。
“水果糖一块二一斤,半斤六毛,一共一块三毛八。”
郭大娘跟着进来,她也没多想,见货架上摆着的花布,眼睛一亮,“哟!这花布可真好看!”
售货员一边称糖一边道:“昨天才回来的新货,咱们供销社好不容易才抢到的,这还没到赶集日,到了赶集日那天肯定当天就能卖光,你要买点儿不?”
郭大娘倒是想买,“要布票不?”
“要啊!这可是纯棉的。”指着一旁的布料道,“喏,那边的土布才不要布票呢。”
郭大娘今天过来本来就是打算买土布的。
这土布本就是农家自己织的,织好了卖给收购站换点儿钱,土布收上去加一两道工序,染色或印花,再由供销社往下销。
“我可没布票,算了,还是买土布吧,给我量两尺蓝底白花的……”
苏昭昭给了钱,又兴致勃勃的看着售货员给郭大娘量布。
她上大学那会儿因为论文需要还查了票证时代的发展史。
从1955年始到1993年止,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老百姓的生活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票证。
并不是从一开始任何商品都要票的,正确的说来,粮票邮票这两大类应该是从1953年就开始了,到了1955年需要票证的商品种类增加,正真的开始进入票证时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