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飞速中文网 > 美文同人 > 相思尽长安

相思尽长安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尽管她叫如意,可惜这感情的事实在是难以如意。剑阁青梅竹马的好时光,塞北凄风冷雨的战争岁月。一场储位之争的阴谋,一出角逐天下的大戏。好在赵君顾这个犯二青年,终于顿悟真心常随左右。河山万里一局棋,天下峥嵘谁是主。寥寥相思何日尽,共谁长安得终于?...

主角:   更新:2023-08-08 06: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相思尽长安》,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尽管她叫如意,可惜这感情的事实在是难以如意。剑阁青梅竹马的好时光,塞北凄风冷雨的战争岁月。一场储位之争的阴谋,一出角逐天下的大戏。好在赵君顾这个犯二青年,终于顿悟真心常随左右。河山万里一局棋,天下峥嵘谁是主。寥寥相思何日尽,共谁长安得终于?...

《相思尽长安》精彩片段


千里莺啼绿映红,春风十里长安道。
熙熙攘攘的长安古道旁盎然的春色正在肆意绽放,而长安,不愧为帝都长安,凤阁龙楼,百尺游丝,碧树银台,风流万色。五陵少年打马从街道上奔驰而过,引来被马带翻的摊户的骂声;叫卖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只盼着多卖出去点东西好收摊回家;出行踏青归来的姑娘小姐们成群结队,丽人行步步娇引得市井里一片骚动。
人头攒动的深处,有人临窗而坐,一身青灰衣衫带着书生气自有一番风流飒沓的味道,目光看向远处的皇城。西天橙紫色的烟霞笼罩着这庄严威武的宫阙城楼,皇城背后连绵的山峦,是一派苍翠如墨的春色,这山好似万千年来就盘踞在那里一样,冷眼天下,哪管城里城外波谲云诡的千年风霜。
赵君顾冷峻的面孔微微一笑,挺拔的剑眉眉梢轻轻扬起,如墨的的眸子熠熠生辉,薄唇勾起一个轻微的弧度,朝远处的皇城像是举杯对饮一样,喝了一杯清香爽口的梅子酒,心里一叹,终于,来到了长安。
沈姨不肯告诉如意的去处,但要猜却不难猜,出了剑阁,如意最可能去的地方就是长安。将桌上菜吃掉,向店家付过钱,赵君顾出了客栈的门,没身于这繁华如锦的长安城。天色已晚,街道上已慢慢的有了灯火,不久前还喧闹的集市已经逐渐冷清下来,不少摊贩也已开始收摊准备归家。赵君顾随意在街上走着,想着该如何安排自己在这里的食宿问题,转过了两个街角,赵君顾的沉思被一阵激烈的争吵声打断。
在一家名为万济堂的药铺门口,围着一堆人看热闹,中间站了两个大汉面向赵君顾,背对着赵君顾的是个绿衣女子,地上还蜷缩着一个十来岁小姑娘。
“你这丫头少管闲事,这是我们小侯爷府的事。”两个大汉身形剽悍,凶神恶煞的瞪着面前的绿衣女子。
绿衣女子不为所惧,侧过身,弯腰扶起蜷在地上哭的惨兮兮的小姑娘,先是问了句:“你没事吧?”待小姑娘抹了抹泪,摇了摇头,绿衣女子又看向两个大汉,“小侯爷府?还真是失敬呢,呵呵。”
说着失敬却没有半分敬意的口气,让在不远处的赵君顾神情一怔,这声音,分明是如意,三步并作两步就跨到了当场,愣愣的看着她。虽只是一个侧影,仍能看得她芙蓉如面,柳眉轻弯,菱唇微抿,一双桃花眼弯起却不带笑意,一头柔和的青丝在春风里轻轻飞扬,赵君顾只觉得周遭喧哗此时化作寂静,长安十里春风都抵不过,抵不过一个她。
旁边围观的人群听说这两个大汉是小侯爷府的人,便纷纷议论还是少管闲事的好。这小侯爷是谁?是当朝皇后表舅的孙子,只不过年少进京有一次得面天子,得了皇帝的欢心,赏赐了个挂名的永安小侯爷的称呼,年少得志有点真才实学,又会讨上面欢心,仗着皇后疼爱为人却乖张跋扈,所以这长安街上的人一听说是永安小侯爷府,都避而远之。
“那你还胆敢拦着我们?”两个大汉撸起了袖子,大有不行就打一架的气势,但是无奈对方只是个丫头,虽然平日里嚣张管了,两句话不和就上手也是家常便饭,但是真要是打这么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丫头,只怕以后说出去,也遭众兄弟嘲笑,没法在长安街上混了。
没有注意到人群里突然多出的赵君顾,绿衣女子仍旧笑着说道:“虽然失敬,但是我还是不能让你们把这小姑娘带走”绿衣女子拉着藏在自己身后的小姑娘,“我猜是这小姑娘家欠了你们小侯爷府的钱还不上吧?”
两个大汉点了点头,“他家去年借的三十两银子没有还上,我们哥俩今天就要把她卖到青楼抵债。”语气毫无怜惜之意,在小侯爷府这样的地方当差,所谓良心,是早就喂狗吃了的,世间不平的事太多,谁又能救赎谁?
“她这样的姿色和年纪,卖到青楼最多也不过十几两银子。”绿衣女子用手把小姑娘本来已经哭花的小脸抹的更加乱七八糟,让人看了觉得不堪入目,“两位大哥只需拿银子交差即可,你们看这样好不好……”绿衣女子一边说一边走近两个大汉,低声说道:“我出三十两银子,买这个小姑娘做女婢,这样两位大哥既可以交差,我也可以多得一个婢女,如何?”两大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瞧了瞧那个小脸哭得乱七八糟的小姑娘,最后互相一点头说道:“好!”
如意解下身上装着银子的荷包,向周围看热闹的人群说道:“请大家为我作证,我用三十两向小侯爷府买下了这个小姑娘,谢谢。”如意向人群弯了弯腰,从荷包中掏出两个银锭子,递给了两个大汉。这一鞠躬把周围置身事外的人全牵了进来,两个大汉也不好再动别的歪心思,收过了银子,哼哼两声,大步甩开逐渐没入长安城的夜色之中。
没有了热闹可看,人群逐渐散去,小姑娘怯怯的拉着绿衣女子的手,问道:“姐姐,我们去哪儿?”
“你可以回家啊,对了,还没问你叫什么名字呢?我叫钱如意,钱是赵钱孙的钱,如意是万事如意的如意。”如意笑语盈盈的蹲下,一双桃花眼弯做娥眉月,看着小姑娘。
“我叫楚梅雪,我,我没有家可以回了,如意姐姐我很会伺候人的,你不要嫌弃我。”一边说,一边死死地拽住如意的袖子,泫然欲泣,爹爹已经死了,在这世上再没有一个亲人了。
“这样啊,万济堂的李师傅那边最近正缺人,小雪今天你先回原来住的地方收拾整理一下,明天上午巳时来这里的万济堂等我,我带你去见李师傅,好不好?”如意迅速的在脑子里为小雪作了安排。
“那姐姐你一定要来,小雪会一直等你哦。”小雪抿了抿唇,慢慢的放开了如意的袖子,向如意挥了挥手,慢慢的向这几天安身的破草屋走去。
街上的灯火辉煌,映照着万济堂门前那副“医者仁德心,悬壶济万世”的对联,如意笑着看着小雪走开,拢了拢被夜风吹乱的发丝,正欲离去,只听得一声,“如意”。
那个已迈开脚步的身影一顿,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个人有那样的声音,一辈子都不会忘掉。如意头也不回地向夜色深处跑去。
“如意,你等等。”赵君顾本来就站的离她不远,何况他长得高大,大步迈开,不消两下,便闪到了如意身边,抓起起如意的左手腕儿,拽入了就近的一条小巷之中。


梦中醒来,想着梦里人的面容,竟再也无法入睡,如意离开剑阁已有三个月。
赵君顾披上棉衣,推开窗,蜀地冬日的寒气伴着空气中浓浓的水汽自下而上透骨钻心,不久前还挂满红叶的院子,只剩下光秃的枝桠,月光之下,大地之上望过去是一片晶白霜华。九重天明月映照出的是旧时风景,欲上青天不得揽;三千里霜华蔓延的是清冷寒光,而不是情人温柔的眸色。赵君顾看着手中的这支簪子,清冷的月光之下,泛着墨绿的光辉。如意,你在长安吧,等我来找你。
像世界上所有的青梅竹马一样,钱如意从小便与赵君顾相识。钱如意出生的时候,赵君顾还只是个五岁大的小娃娃,那年风调雨顺的,钱老爹就给自家闺女取名如意,祈盼如意一生万事如意。钱赵两家本就是邻居,钱老爹钱锦程跟赵老爹赵思明又有着一同穿开裆裤一同上学念书习字一同结拜金兰的情谊,赵家娘亲杜雯跟钱家娘亲沈玉娘相识以后也算得上半个手帕之交。
如意甫一出生,赵家娘亲便乐开了花,“这胎是个大闺女,正好给我们家小君顾做媳妇儿,”然后又从赵爹爹的手中牵过眼睛正滴溜溜地转着的赵君顾,说道:“俺们家小君顾有小娘子了哟,你要不要看看你的小娘子?”满屋子人除了刚出生的如意和不明状况的小君顾以外,全部一头黑线,但,这也丝毫不妨碍赵家娘亲要给孩子定娃娃亲的热情。
想当年,钱家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如意的哥哥如心出生的时候,赵家妈妈一心盼望自己能生个女儿,嫁给如心。但是半年后,赵君顾呱呱坠地,显然是个带把的男孩,不能定娃娃亲的赵家娘亲着实为此产后郁闷了好久。自从钱家娘亲再度有孕,赵家娘亲跟钱家娘亲就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希冀着是个大闺女。现在,这个万众翘首的闺女终于出生了,当然,赵家娘亲就迫不及待的要定娃娃亲了。
赵家娘亲抱起小君顾说:“小君顾来看看你的小娘子咯。”正四处打量的赵君顾立马神情肃穆了起来,问道:“小娘子有娘亲好看吗?”然后顺着赵家娘亲的视线看到躺在襁褓之中,眉眼还未舒展开来,皱皱巴巴的小如意投过去一撇,小眉头一皱,埋入了赵家娘亲的颈窝,闷闷道:“小娘子好丑。”
赵家娘亲说:“那是因为你的小娘子现在还没有长开,等她长大了,会像你沈姨一样好看,可能比你沈姨还要好看哦。”
小君顾闻言,大眼睛扑闪两下,“真的吗?”
“是呀。”
一屋子的人闻言笑作一团,连在婴儿床里的小如意都“咯咯”了两下。走路还不算太稳当的赵君顾踢了踢脚,表示要下地,然后跑向婴儿床,学着赵家爹爹背着手的模样,点着头围着如意转了两圈。
因为两家的关系实在亲近,待如意刚会走路,便整天缠着赵君顾玩,赵君顾走到哪里都有一个女娃娃跟着,小小男子汉心中自有万分的不爽快,于是默默在心里给如意贴上了一个小跟屁的标签。记得有一次赵君顾正在跟几个男孩子玩陀螺,小如意蹑手蹑脚的靠近了赵君顾,玩性大发的一群人谁也没注意这个小女娃,赵君顾挥起鞭子打陀螺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靠近赵君顾的如意撞倒在地,如意小屁股摔的疼了,就轻轻的呜咽两声。
众人一看,是钱家小跟屁,几个大一点的男孩就对赵君顾讥笑道:“赵君顾,小奶爹,赵君顾,小奶爹……”
事关小男子汉的面子问题,赵君顾拉起正揉着小屁股的如意,吼道:“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说不要总跟着我吗!大烦人!”
这一吼,正好被来找儿子的赵家娘亲听了个正着。
“赵君顾你给我过来!”一群男孩子见赵君顾的娘亲来了,一哄而散,各回各家了,看着如意撅着的小嘴,赵家娘亲开始念叨:“你又欺负如意是不是?”一边看如意有没有伤着,一边继续教训赵君顾,“你要多多照顾如意,要对如意好一点!”是以年少的赵君顾不敢明目张胆的凶她。
如意五岁时,赵君顾已经在私塾念了五年书了。正摇头晃脑的念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小君顾,看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闪进了教书先生的屋里,嘴里还清脆的叫着:“君哥哥,如意要跟君哥哥一起上学了哟,君哥哥你高不高兴呀!”
梳着两个小髻的脑袋跟着抱着赵君顾的小胳膊儿摇呀摇,私塾里其他几个乡里的孩子看到这场景便起哄道:“君哥哥你高不高兴呀,你高不高兴呀……”
赵君顾恶狠狠的小眼神扫了扫那些跟着起哄的小孩,有些恼羞成怒的甩开如意的一双小爪子,吼道:“你这个小跟屁虫来干嘛?”如意不明所以地小嘴儿一撅,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赵君顾:“君哥哥……”
赵君顾无语扶额,每次小跟屁虫做出这幅模样,大家便以为是他欺负了她一般,娘亲就会开始教训自己要多多照顾如意、对如意好一点云云。赵君顾只好又换上了一副皮笑肉不笑的笑脸:“好啦,我知道了。”
钱如意看赵君顾笑了,自己也变得笑靥如花,一对小爪子继续摇着赵君顾的胳膊道:“好哦。”
赵君顾看着粉雕玉琢的如意,只觉得小跟屁越发难缠。
年龄渐长,如意也不像小时候那般总缠着赵君顾玩,但还是隔三岔五往赵家跑,这种场景结束在赵君顾十八岁的时候。在私塾混了七八载之后,豆蔻年华的小如意便跟着爹爹钱锦程走南闯北,贩卖丝绸,古语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钱如意跟着钱锦程从蜀地东去一趟江南,走的那天十三岁的如意三步一转身,五步一回头的对赵君顾说,君哥哥你要想我啊,你要想我哦。这一走便是两年,倒真有些乐不思蜀。
如意离开的两年里,赵君顾只觉得天地都广阔了,虽然刚开始还很怀念如意跟在自己身后的时光,但是没了如意的打扰赵君顾觉得自己真是无事一身轻,故而开始专心治学,为将来的科考做准备。
当赵君顾已长成一个二十岁的翩翩美少年的时候,如意也已出落成了活泼明媚的美少女。打江南回到蜀地剑阁,如意已是十五岁的亭亭少女,到了及笄的年纪,以前随意扎起的满头青丝,被玉娘用笄簪挽成了好看的模样,静静的往那一站,当真有几分“钱家有女初长成,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味道。但是,如意这柔弱少女只是表象,实则内心因为跟着父亲经商的缘故已然成长的十分剽悍。如意虽是去了江南两载,这性子倒半分没有学得江南女子的婉约柔弱之态,反而因为作为商贾之女需要与各色人等周旋,颇具几分巾帼豪气。
如意想,毕竟大家是有着这么多年青梅竹马情谊的,想着他也是应该的。因心中惦记赵君顾,从苏州一回到剑阁向赵家的管事一作打听,便飞奔到孙老夫子的私塾。
如意的性子活泼调皮,从前没少给孙老夫子找气受,但是如意这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事可能是打娘胎里带出来的,每每见孙老夫子濒临爆发之际,就立马变作乖宝宝。孙老夫子一口气闷在心口像是打在一团棉花上找不到发泄口,煞是无奈。孙老夫子也不是呆板无趣之人,时间一久,也就懒得管如意自己找气受了,顺便换个角度欣赏如意那份本真,没事还和家里人说道说道如意图个乐子。
再说这如意带着自己精心挑选的礼物奔向孙府,她想第一时间将自己挑了好久的簪子送给赵君顾。虽然不太喜欢背那些劳什子的诗词歌赋,但如意的记性一向很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个词还是记得很牢靠的。虽然如意弄不清楚赵君顾这个名字到底是“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还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那大概是关于赵君顾阿爹跟阿娘的另一段故事。但是赵君顾从前那副摇头晃脑的样子,一丝不苟的性子,还真是个相当“温润”的君子。
在孙府的院子里如意果然看见了正在看书的赵君顾,兴奋的喊道:“君哥哥……”赵君顾抬眼望去,红衣如火的如意在三月春风里一步一步向自己走来,明明两年前还是个圆滚滚的娃娃样,现在也是弱柳纤腰步步生莲能魅惑人心的主儿了。
“如意?”赵君顾怀疑是自己看书看多了眼花,眨了眨眼,再看向来人,如意将手中的锦囊递出,“君哥哥,这是我挑给你的礼物,你要收好哦。”
那只簪子,色泽是通透的绿色,簪尾处有一团深深的碧绿,样式简单,后来陪伴赵君顾度过了那些入夜难眠的夜晚。


如意挣了两下没挣开,刚才还艳若桃李的脸庞现在冷若冰霜,“赵君顾你快放手,你不是常说男女授受不亲,现在拉拉扯扯的又像什么样子?”这个呆子的力气真是比以前大多了,想到以前,如意的脸更冷了。
赵君顾闻言松开了抓着如意的右手,却两手向前将如意抱了个满怀,高大的身躯,覆着如意纤细的身体。
“为什么要跑,如意,我错了。”温热的话语伴着赵君顾呼出的气息喷在如意的耳边,如意的眼眶顿时有些湿热,但是想到以前的种种,如意在赵君顾的怀里溺了一下,又调整好情绪,推开赵君顾的双肩,“君哥哥,我要嫁人了。”
赵君顾蹙眉,思虑了一下,“嫁人?也对,我这次来找你,就是来娶你的。”
“你这是不要脸!”如意涨红了脸,桃花眼瞪着赵君顾,“你以前才不会这么厚颜无耻!”
“媳妇儿都要没了,脸也是可以不要的。”赵君顾继续厚颜无耻。
“君哥哥,你知不知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其实是个悲剧收场的故事?”如意无奈的看着赵君顾,轻轻说道。
“嗯?”赵君顾看向如意桃花眼,在那里看到自己的感觉真好。
“君哥哥,从今往后,我们再也不见了吧。”
“不好,从前你缠着我,如意,现在换我缠着你,缠一辈子。”赵君顾接着厚颜无耻,欺身向前,坚决否定如意的提议。
如意向后退了一步再退了一步,以策安全。只觉得现在这赵君顾的说话做事风格多了些不正经,跟从前那个只会冷着脸对着自己的君哥哥判若两人,一时之间,还有真点适应不过来,招架之不住。
“你怎么来了长安?”如意从巷子里望向赵君顾身后是长安街上的万家灯火望了望,顺便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入夜,早春二月再和煦的春风也还是有些料峭的,离开剑阁之前对娘说过,谁来问都不要说自己的去向,娘不会背信,估计是他自己找来的吧,何况来长安也不难猜,毕竟外婆家在这里。
赵君顾看着如意比去年清瘦了的身形容颜,难言的酸涩涌上心头,止不住的心疼。
“如意,你都瘦了。”说着赵君顾仗着人高马大,手长脚长的优势,伸过一双大手就往如意的脸上捏去。
如意早防着他的举动,见大手伸过来,就往手下一钻,顺着小巷子跑出去了,一边跑一边说道:“我现在讨厌你。”这次,赵君顾没有追过去,如意若是现在回头,定能看见赵君顾那冷峻的脸上犹如困兽的表情。
长安城的夜色繁华如织,靠近皇城的夜市热闹起来,赵君顾向繁华深处走去,薄薄的唇微抿,嘴角勾起,如意,我们且待来日。
第二天上午,辰时还未到如意便往万济堂赶去,远远地就看见了小雪在万济堂的门口,胸前抱着一个用缝了补丁的旧布做成的小包袱,一直在四下张望。如意看着小雪紧张的神情,想这孩子也被昨天的阵势吓到了吧,没了亲人无依无靠的小女孩在这世上想要生存谈何容易,从前的如意不会知道,在这世上活着的每一个人又有谁容易?
“如意姐姐。”小雪四下张望的眼神扫到了如意,便向如意飞奔了过去,已经梳洗干净的小脸抬起,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如意。
如意用手刮了一下小雪的鼻子,笑着说:“来的这样早,吃东西了吗?”
“姐姐我不饿!”小雪作抬头挺胸状,然后肚子里适时传来了“咕咕……咕咕……”的叫声,“呃……”小雪羞红了小脸低下头去。
“我倒是还没吃东西呢,跟我一起去吧,吃完东西我们再来找李师傅。”如意拿过小雪的小包袱,牵起她的小手,正要往东街走去。
“东街有家粥铺,他家的排骨包子很好吃。”赵君顾放大的俊脸出现在如意的视野里。
“大早上的,你要吓死人啊!”如意被突然出现的赵君顾吓了一跳,那双桃花眼愤怒的瞪着他,“还有,非礼勿听懂不懂啊赵会元!”
赵君顾不理会如意的怒气,走到如意身侧,就要去牵如意的手,那双桃花眼里再次飞过来愤怒的小眼神,如意想到还有小雪在旁边,也不好太发作,只得说一句“你规矩点!”然后拉着小雪掉头就向西街走去,“我们去西街吃肉夹馍。”
赵君顾悻悻的摸了摸鼻子,兀自跟在如意和小雪的身后。
李记的肉夹馍铺子这会人不多,如意带着小雪点了四个肉夹馍,两碗清粥,几样小菜,就向窗边的桌子坐了过去,赵君顾也要了两个肉夹馍,一碗清粥,跟着就向如意她们走过去坐在了如意旁边。
“赵君顾你转性了是不是?”如意上上下下的打量眼前人,这时店小二将几人的吃的端了上来,如意用筷子夹了个肉夹馍到小雪的碟子里,一路上半句话也没说过的小雪出了声,“姐姐,这个叔叔是谁?”
如意听了这话,先是一愣,然后指着赵君顾说了句:“叔叔……哈,哈哈哈……”顿时捧腹大笑,十岁的小雪叫十八岁的自己姐姐却叫二十三岁的赵君顾叔叔,赵君顾看着笑得眼泪都要笑出来了的如意,再打量打量自己,冷峻的脸蹙眉作疑问状,我看起来很老么?如意看那眉心皱起,像座小山丘一样,默默地在心里腹诽:哪个年纪吧轻的小伙子会成天穿着灰不溜秋的衣服,而且动不动就皱着小眉头,不是小老头是什么!
小雪不知道如意为什么笑得如此,呃,如此花枝乱颤,隐约也意识到自己好像做了一件蠢事,只好低下头接着啃刚刚才咬了一口的肉夹馍。
待如意笑得差不多,才整理好神色,“赵叔叔,你快吃肉夹馍吧,凉了可就不好吃了。”边说还边眨巴着眼睛,赵君顾看着那双含笑的桃花眼,笑红了的粉面,只觉得身体里某个地方蠢蠢欲动,肉夹馍的滋味再好也索然,自己现在比较想吃她。
吃过肉夹馍如意带着小雪往万济堂去,见赵君顾还在身侧,如意正欲开口,只见赵君顾扬了扬眉毛,说:“只是顺路,顺路……”赵君顾一直跟着如意她们走到了朱门巷,如意想起赵君顾想事情时的那副小老头样,诡异的笑着向小雪说,“小雪,跟叔叔再见”,小雪见如意笑得暗藏刀锋,呃,是满面春风,只得向赵君顾挥了挥手。
赵君顾不管如意的小把戏,冷峻的脸上挂着微微的笑,“路上小心点。”
“姐姐,那个叔叔是不是喜欢你啊?”
“才怪,他要是喜欢我城外的曲江水都倒着流了!”
“可是我觉得那个叔叔……”
“好啦,小雪我们快走啦!”
护城河边一排一排嫩绿的柳丝如情人的发,在阳光下缠绕在回风中舞蹈,在朱门巷口,赵君顾看着一大一小的身影慢慢的消失在章台柳色之中,对小雪的那句叔叔耿耿于怀,我到底哪里看着老了,心里合计着回头一定让王敬暄给自己看看,好改善改善。
朱门巷这个地方可以算得上是这长安城里除了皇宫最为尊贵之地,朝堂之上的那些公卿大臣多住在这里,现在,他要去拜访的人是当朝老尚书,也是自己的爷爷,赵奕光。
赵君顾不知道自己的爹和爷爷之间有什么故事,从而使得爹一直在剑阁呆着,很少来长安。记事起,每次二伯从长安来接自己去看爷爷,爹都会跟二伯喝的醉醺醺的,一边喝一边说要替我多照顾好他老人家之类的话。
赵府门前的小童子不认得赵君顾,赵君顾也笑笑,“学生赵君顾,是今年的贡士,特来拜访尚书大人。”正说着这话,赵君顾的二伯赵思远正好骑着马从外面回来,听了这话,大笑道:“你这小儿,不识人,不过也不怪你,君顾,何时来的长安,我们叔侄也有些时日不见了。”
那小门童听了自家二公子对赵君顾的称呼,一下反应了过来这是那个不在尚书府的三公子的少爷,忙说道:“小的刚来当差,不曾见过小少爷,还望小少爷不要怪罪。”
“行啦,没人怪你,快去通知老爷说君顾来了。”赵思远拍着赵君顾的肩,“小子,不错又见高大了”,说着又大笑了两声。
这边如意向李师傅简单的说了小雪的情况,李师傅见小雪规矩伶俐,打心眼里喜欢这小姑娘,就留她在自己身边帮手,后来更是收做徒弟。多年以后,已是名满天下的楚神医的楚梅雪,偶尔也跟身边的人说起这个阳光明媚的春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