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飞速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前文+后续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前文+后续

跳跳的鼠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太极殿,李世民坐在朝堂之上,高公公喊道:“皇上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底下文武大臣噤若寒蝉,屁都不敢放。这个特殊时期,谁敢说什么,皇上万岁,大大的好。文武百官低头不说话。李世民看着这群大臣,呵呵笑道:“众位爱卿,往日上朝热热闹闹,最近今日为何都不说话呀。”众大臣内心:你心里没点比数吗?谁敢说话,谁说谁拉去对付罗艺送死。可怜那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自打离开长安城,音信全无,估计是殁了。可奇怪的是,这么些天了,也不见罗艺打过来。按理说,算着日子,该到洛阳附近了。“郑国公,平时上朝你最活跃,今日为何沉默不语啊?朕这几天没有什么过失吗?为何不劝谏朕啊?”李世民看似谦虚,实则内心嚣张无比:朕的英明,你们想象不到,因为我有苏玉出谋划策。魏征低头...

主角:苏玉长乐   更新:2025-02-26 16: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玉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前文+后续》,由网络作家“跳跳的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太极殿,李世民坐在朝堂之上,高公公喊道:“皇上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底下文武大臣噤若寒蝉,屁都不敢放。这个特殊时期,谁敢说什么,皇上万岁,大大的好。文武百官低头不说话。李世民看着这群大臣,呵呵笑道:“众位爱卿,往日上朝热热闹闹,最近今日为何都不说话呀。”众大臣内心:你心里没点比数吗?谁敢说话,谁说谁拉去对付罗艺送死。可怜那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自打离开长安城,音信全无,估计是殁了。可奇怪的是,这么些天了,也不见罗艺打过来。按理说,算着日子,该到洛阳附近了。“郑国公,平时上朝你最活跃,今日为何沉默不语啊?朕这几天没有什么过失吗?为何不劝谏朕啊?”李世民看似谦虚,实则内心嚣张无比:朕的英明,你们想象不到,因为我有苏玉出谋划策。魏征低头...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前文+后续》精彩片段


太极殿,

李世民坐在朝堂之上,高公公喊道:“皇上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底下文武大臣噤若寒蝉,屁都不敢放。

这个特殊时期,谁敢说什么,皇上万岁,大大的好。

文武百官低头不说话。

李世民看着这群大臣,呵呵笑道:“众位爱卿,往日上朝热热闹闹,最近今日为何都不说话呀。”

众大臣内心:你心里没点比数吗?谁敢说话,谁说谁拉去对付罗艺送死。

可怜那长孙无忌和尉迟恭,自打离开长安城,音信全无,估计是殁了。

可奇怪的是,这么些天了,也不见罗艺打过来。

按理说,算着日子,该到洛阳附近了。

“郑国公,平时上朝你最活跃,今日为何沉默不语啊?朕这几天没有什么过失吗?为何不劝谏朕啊?”

李世民看似谦虚,实则内心嚣张无比:朕的英明,你们想象不到,因为我有苏玉出谋划策。

魏征低头禀道:“回皇上,臣觉得皇上英明神武,并无过错。”

众人惊讶:这魏征原来是看菜下饭,皇上愿意听他就嚣张,皇上不听他就见风使舵,是个聪明人。

“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朕这几日没有被你劝谏,浑身不舒坦,来说说,朕又有什么不贤明了。”

李世民嘿嘿笑道。

魏征:???

列位大臣不敢吭声,房玄龄和杜如晦却心如明镜,知道李世民此时在想什么。

也知道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其实不过是过去捡人头,根本不用出力打仗。

“报...”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一个驿站使者跑进了太极殿。

按理说,驿站使者连皇城都没资格进入,可这次特殊,因为他是从幽州来的使者。

“幽州八百里加急。”

使者冲进太极殿,扑倒在地上。

房玄龄马上扶起使者,杜如晦拿起信件递给高公公。

高公公呈递给李世民。

接了信件,李世民手在颤抖。

虽然苏玉所说他深信不疑,但是...但是,万一出错了,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人头落地,大唐江山不保。

祖宗保佑苏玉句句属实。

李世民颤抖着拆开信件,长孙无忌的亲笔信。

李世民大笑起来,挥舞着信件,笑道:“蔡国公,你来,念!”

杜如晦知道苏玉说对了,罗艺自己挂掉了。

底下的大臣本来有的替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哀悼,有的幸灾乐祸,有的瑟瑟发抖。

李世民突然大笑,吓得他们一激灵。

杜如晦走上台去,接了信件,站在李世民身边,激动地念道:“臣长孙无忌谨奏:皇上英明神武,料敌于千里之外,决胜于庙堂之内,逆贼罗艺,违德逆天,已被赵慈皓、杨岌击破,斩首于乌氏驿站。臣等兵不血刃,已收复幽州,安抚百姓。逆贼罗艺首级,随即传送长安。”

杜如晦念完,朝堂震惊。

大唐军神李靖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原来皇上知道罗艺必败,所以才派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两个人去幽州。

这不是要他们送死,而是皇上算准了?

这也太厉害了吧。

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几天,李靖晚上关在房间里,不停地推算大唐和罗艺的交战,总是输多胜少,长安城岌岌可危。

没想到罗艺被自己手下干掉了。


“大唐居然出了能与师父比肩的人,怪哉。”

清风惊愕。

谁都知道,大唐的道士两个人最厉害,袁天罡和李淳风。

他们师出同门,不分高下。

除却二人,绝无第三个。

如今居然有人和他们一样,清风非常震惊。

“不知道此人师出何门,我好跟师父禀报。”

清风问道。

李世民噗呲笑道:“小清风啊,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你师父落伍啦。你刚才说与你师父比肩,此话不妥。”

清风也觉得,何人能与师父袁天罡比肩,怕不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他超越了你师父,把你师父甩了几条街。”

李世民哈哈笑道。

皇后补刀:“是几条朱雀大街。”

两人哈哈大笑。

清风此时的内心是崩溃的。

居然不是比肩,而是甩出几条朱雀大街。

难道我跟了假的袁天罡?

“皇上,这....怎么可能....”

清风一时没缓过来。

“好了小清风,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大唐泱泱大国,岂无几个能人异士,你师父安心在终南山隐居吧,这天下国事就不劳他费心了。”

李世民笑道。

苏玉出现之前,李世民想方设法请袁天罡出山辅佐自己。

那时候的袁天罡推三阻四不肯。

如今有了苏玉,好比请来了诸葛亮,徐庶你可以走了。

“对,安心在终南山养老吧。”

皇后笑道。

清风被说得愕然无语,第一次感觉做袁天罡的弟子这么没面子。

“来人,赐清风金银玉器回山。”

李世民得意地笑道。

当年你对我爱理不理,今日有了苏玉,我李世民你高攀不起。

清风推辞道:“我们修道之人,要了金银玉器没用,下山时,师父吩咐让我跟皇上讨些上好的朱砂回山。”

袁天罡其实很不错,不爱金银,不贪富贵,是个好道士。

错在苏玉,他开挂了。

“好,墨玉,去府库拿上好的朱砂给清风。”

皇上笑道。

“是。”

墨玉领旨。

清风拜谢,跟着墨玉到府库领了朱砂,连日回山。

长安城出了如此狠人,须跟师父说明才是。

不说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房间里嘚瑟,清风一路风尘仆仆赶回终南山。

走到山下,山上的冰雪尚未融化,皑皑白雪甚是好看。

清风心中懊恼,急着回洞府。

跟着袁天罡,走到哪里都是最强道士的弟子,王公贵族都要给面子,何曾像今日这般憋屈。

走过山路,见到一座洞府,隐匿于山间,旁边飞瀑山泉,禽鸟盘旋,一副世外桃源圣地,乃是仙家之所。

走进洞府,里面却温暖。

两个道士,仙风道骨,正在推算天机,旁边一个道童跟着,那是李淳风的徒弟明月。

清风进了洞府,把朱砂放下,拜道:“师父,徒儿有事要说。”

袁天罡转头看着清风,心中不喜。

他推算天机时,最烦别人打扰。

“没看见为师和你师叔在推算天机,你怎么如此聒噪。”

袁天罡训斥道。

若是往日,清风自然不敢多嘴,更不敢打扰袁天罡。

师父可是神仙般的存在。

可昨日在太极殿中受到了刺激,感觉袁天罡也不过如此。

还有人比他更厉害。

所以这个高高在上的神仙师父跌下了神坛,不过是个牛鼻子老道罢了。

李淳风放下八卦罗盘,笑道:“师兄莫恼,你我推算出罗艺造反,皇上此时必定调兵遣将,准备平乱。罗艺凶悍,朝中大将虽多,却也凶险。想来皇上着急,想托清风请我们出山相助。”

李淳风还以为大唐离了他们两个不行,此时定然是李世民托清风传话,求他们出山相助。

袁天罡收了怒气,摇头说道:“你我当时保太上皇起兵,本是为了诛不义,拯救天下苍生,这天下既然已经平定,他们自家的争斗,我们怎好参与。”

他们二人有济世救民之心,所以才帮李渊夺取天下。

道门不同于佛门,天下有难,道门下山。

天下已定,归隐山林。

“清风,不急,慢慢说,皇上这次如何求我们下山的?”

李淳风微微笑道。

清风低着头,嗫嚅道:“启禀师父、师叔,这次皇上没有请两位出山,他让二位好好在山上待着。说长安城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这次罗艺起兵造反,他早已料到,而且捷报昨日已经到了长安城。”

清风说得很小心,毕竟往日的积威还在,不敢在师父、师叔面前放肆。

还有,他知道袁天罡和李淳风极其高傲,此事不说则已,既然说了,他们两个必定不服气,下山挑战是必然的。

“孽障,你再说一遍!”

袁天罡大怒,厉声呵斥。

明月在李淳风旁边,被突然发作的袁天罡吓了一跳。

从未见师伯如此生气。

清风吓得跪在地上,磕头说道:“徒儿所言,句句属实。皇上说罗艺造反之事,师父是马后炮,幽州已经平定。徒儿在长安城也看到百姓在庆祝。皇上还说.......”

袁天罡喝问道:“皇上还说了什么?”

清风磕头,禀道:“皇上还说,那人甩了师父几条街。”

噗...

袁天罡差点没有被气得吐血。

自从修成道法以来,从未有人敢说他不行。

如今小儿李世民竟敢说他被其他人甩出几条街,岂有此理。

“他李家的江山有我一半,夺了皇位竟敢如此嚣张。”

袁天罡大骂。

李淳风慌忙阻止,说道:“师兄,天下能人异士极多,或许真有什么人入朝了,也未可知。”

李淳风还比较清醒,毕竟是清风说的,不是明月说的。

“哼...”

袁天罡怒气未消。

清风又说道:“皇后娘娘也说了。”

“说什么,讲!”

袁天罡喝问。

“娘娘说,是几条朱雀大街。”

清风神补刀。

袁天罡气得青筋暴涨,手指发抖,指着清风说不出话来。


西晋以前,北方胡族过着游牧的生活,南方的汉族过着农耕的生活。

胡族时时南下掳掠,但是抢完就走了,所以只是边患。

可是从东汉末年开始,胡族开始被汉化,知道建立政权,修建城池。

从匈奴刘渊攻破西晋,五胡十六国,胡族纷纷建立王朝,此时已经不是边患,而是谁灭掉谁的问题。

房玄龄虽然饱读诗书,对历史更是颇有研究,但是未曾注意到这一点。

苏玉一语道破,房玄龄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而李世民则是听得冷汗连连。

他原本也以为突厥入侵只是百姓受苦,自己蒙羞,没想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不是大唐灭亡,就是突厥灭亡。

苏玉说起突厥是鲜卑族后裔,李世民更是悚然。

北周就是鲜卑族,长孙无忌也是鲜卑族后裔,皇后也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过好几个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文帝就是篡位北周建立隋朝的。

确实,如果突厥攻破长安,完全可以建立王朝,想到这里,李世民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贤弟,那你说,该如何灭掉突厥?”

李世民诚恳地问道。

这时,他是真的诚恳,万分的诚意。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该如何对付突厥。

刚刚稳住皇位,刚刚度过荒年,今年的收成也好不到哪里去。

国力不行,囊中羞涩。

“这个打仗,其实拼的是国力和装备。士兵其实都是其次的,因为士兵的战斗就靠装备。”

苏玉说道。

杜如晦是兵部尚书,当然知道这些。

“所谓战鼓一响,黄金万两。李二那小子心里肯定记得渭水之盟,做梦都想报仇。但是此时大唐的国库是空的,朝廷的物资要用来保百姓,所以根本没有钱购买粮草、兵器。”

苏玉继续说道。

李世民点头,贤弟你说得太对了,我来你这里除了请教,另一个目的就是改善伙食。

若不是国库亏空,囊中羞涩,你家阿黄也不敢请我大唐皇帝吃骨头啊。

“苏公子,此乃泛泛之谈,我们都知道。”

杜如晦捋着胡须说道。

他感觉苏玉闯进了他的专业知识圈,这让他产生一种错觉:我可以秀一把专业知识。

“没错,我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国力。”

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嫌弃地瞪了他们两个一眼:“你们两个闭嘴!”

“哎呦,杜酒囊,不错嘛,这你都知道。”

苏玉故意取笑他。

“这话说得,军国大事我们熟得...”

杜如晦来劲了。

皇后干咳两声,杜如晦马上闭嘴。

“我们做的是粮食生意,军粮可是大客户。我们比较熟。”

李世民慌忙解释,马上圆回来。

苏玉根本没在意,反而他们自己吓了一跳,就怕露馅穿帮。

“杜酒囊,你说你熟,那你说说,这困局该怎么破?”

苏玉微微笑道。

杜如晦把手伸进袖子里,像猪八戒一样甩甩袖子:“没辙。”

伟大领袖告诉我们: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皇帝没有钱粮兵马,根本打不动。

“贤弟,别理他们两个酒囊饭袋,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李世民说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很郁闷,这个皇上变心真快啊。

没遇到苏玉之前,整天夸他们房谋杜断,现在说他们是酒囊饭袋。

铁扇公主说得好: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叫人家牛夫人!

典型的渣男皇帝。

苏玉眼光掠过一丝狡黠。

“其实啊,李二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苏玉意味深长地看着李世民。

有那么一瞬间,李世民感觉苏玉在算计他。

“哪三个?”

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只有小长乐在苏玉怀里闹腾。

“第一是钱,第二是战衣,第三是粮食。”

苏玉对李世民颔首微笑,一副佛陀普渡苦厄众生的模样。

李世民差点就说:我愿意皈依。

杜如晦问道:“苏公子,你说的这三样,除了第二样战衣,其他都无法解决。”

战衣,这衣服还是有得穿的。

苏玉笑道:“房饭袋。”

“诶。”

房玄龄居然应了。

长孙皇后和上官云哈哈大笑。

房玄龄又羞又恼,堂堂中书令,大唐的智囊,居然成了饭袋。

“苏公子有何事。”

房玄龄感觉被羞辱了。

“你自诩精通历史,我问你,当年白登山之围,汉高祖刘邦32万兵马为何被10万匈奴骑兵包围?”

苏玉微微笑道。

房玄龄说道:“当时天降大雪,大汉士兵没有御寒衣服,手脚冻掉的不计其数,无法作战。”

苏玉看着杜如晦,笑道:“杜酒囊,第二样战衣你也无法解决。长安城够冷了,你若要与突厥交战,深入草原腹地,你这衣服根本不足以保暖,更别说杀突厥。”

杜如晦被说得脸黑,兵部尚书居然没考虑到这一点,丢人。

“那照你说,要钱没钱,要衣服没衣服,要粮食没粮食,这仗没法打,何来大唐必胜?”

杜如晦嘟哝道。

“诶,说得好。本公子就有办法。”

苏玉摇晃着摇摇椅,微微笑道,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苏公子,你莫不是有点石成金、点沙成粮、点草成衣的神仙手段?”

杜如晦哂笑道。

苏玉笑道:“你们这些人啊,满脑子封建迷信,没有一点科学思维。什么时候给你们推广九年义务教育,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李世民听到新名词,以为又是什么锦囊妙计。

“贤弟,何为九年义务教育、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苏玉哈哈笑道:“玩笑,玩笑而已。”

九年义务教育很有必要,至少给他们树立科学思维。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算了,折磨人。

“说回刚才的,我有办法破解,不过,这个需要老哥配合我。”

苏玉微微笑道,笑容里充满了对李世民的算计。

李世民心中大喜:苏玉终于肯说了。


这位所谓的孙大娘其实就是当朝长孙皇后,后世称为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小字观音婢,很早嫁给李世民,一辈子跟着李世民辛辛苦苦勤勤恳恳。

玄武门之变时,长孙皇后亲自慰劳将士,登基后封为皇后。

一生给李世民生了很多子女。

最重要的是她贤德过人,李世民其实脾气比较急,长孙皇后总能劝导他。

历史上对长孙皇后的评价极高,贞观之治,有她的功劳在。

今年是贞观元年,李世民登基的第一年。

去年是武德九年,就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

刚刚铲除李建成和李元吉,突厥可汗颉利就借着勤王保护李渊的名义发兵三十万南下,兵临渭水。

长安城内无兵可用,李世民倾尽府库,才结下屈辱的渭水之盟。

本想着励精图治,老天爷给个好年景,谁知道今年入秋后发洪水,关中大地几乎颗粒无收。

入冬后更是大雪连绵。

李世民乃是明君圣主,长孙皇后更是贤内助。

大灾之年,以民为本,李世民打开了含嘉仓和洛口仓赈济灾民。

皇宫内更是节衣缩食,皇后带头,后宫只吃汤饼,不得食肉。

因为肉是牲畜的,而喂养牲畜必须耗费粮食。

即便是长孙皇后自己,也是三个月没吃过肉了。

节省归节省,坐吃山也空,两个大仓都开了,可是粮食仍然不够,饥民嗷嗷待哺。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愁眉不展。

朝中的李建成余党趁机兴风作浪,说此乃天谴,李世民应当将皇位还给李渊。

甚至有人扬言,要将李世民祭天谢罪。

长孙皇后寝食难安,今日不顾劝阻,带着上官云微服私访,走到了云阳县,既是为了视察民情,也是为了看看这里的地主能不能找点粮食出来。

一路看过来,一个比一个惨,有的庄子全部饿死了,惨不忍睹。

唯独走到苏家庄时,发现有成群的鸟落进庄子里。

要知道动物比人聪明,这大雪天,成群的鸟落在地上,肯定是里面有吃的。

而且庄子里烟火缭绕,一片安居乐业之象。

特别是走到大门口时,看到老陈端着一大碗羊肉倒给了看门狗阿黄。

长孙皇后被震惊了。

本宫三月未吃肉,这里的看门狗居然比我皇后吃得好?

所以她闯进了苏家庄。

.........

闲话休叙,言归正传。

在宫里,长孙皇后都三月没见肉,上官云这个贴身护卫更是吃不饱。

一个军人,运动量那么大,肚里没点油水,半夜经常饿醒。

坐下后,上官云不顾是不是牛肉,大口往嘴里塞,吃得满头大汗。

“雪姬,再给上官姑娘上一盘牛肉。”

雪姬马上又端了一盘过来,上官云秋风扫落叶,哗啦吃完了。

雪姬大快朵颐的时候,长孙皇后自己也没有歇着。

大口吃着牛肉,涮出来的口感爽滑嫩,比宫里的烤肉强。

特别是锅底的辣椒油,长孙皇后吃下去后,背上出了一层汗,瞬间感觉自己呼吸顺畅了许多。

苏玉看在眼里,暗自摇头:这孙大娘虽然是长安富商大户,可这日子也不好过,看把自己和这个保镖饿的,怕不是三月没吃过肉。

若是长孙皇后知道苏玉的想法,肯定会惊讶:本宫还真是三个月没吃过肉。

吃饱了牛肉,长孙皇后夹了一片菜叶放进锅里涮,然后吃进嘴里。

那种甘甜脆爽,沁入心脾。

“苏公子,这又是何物?为何这般好吃?”

“这是娃娃菜,我们庄子的特产。”

“隆冬时节,苏公子如何种出来的?这不像是地窖里储藏的过冬菜品。”

这鲜嫩欲滴的色泽,一看就是刚摘下来的。

“对啊,这是后院种的,刚摘的。”

苏玉笑道。

长孙皇后和上官云惊愕,此人果然是神仙,否则何以在这大雪连天的时候在后院种出青菜来。

既然他是神仙,何不问问他。

长孙皇后放下筷子,正襟危坐,非常地端庄威严有威仪。

旁人没注意到,苏玉却看在眼里。

这个孙大娘绝非富商这么简单。

“苏公子,虽说我们商人莫谈国事,可如今朝廷内外议论颇多。都说,突厥进攻,天灾不断,这是当今皇上为政不德,后宫干政的缘故。您怎么看?”

上官云突然停下了筷子,紧张地看着苏玉。

面前这位可是当朝国母,如果苏玉也跟其他人一样妄议国政,那可是杀头诛九族的大罪。

如今那些朝中的大臣和名门望族乱说,李世民选择隐忍,是因为外有突厥,内有灾年。

若非如此,李世民早将那些人该杀的杀,该罢免的罢免。

苏玉冷哼两声,并不回答,而是让雪姬拿出一盘果碟,上面盛着刚切好的西瓜。

红色的瓜馕,黑色的瓜籽,一股清新的甜味。

“孙大娘尝尝。”

长孙皇后拿了一片,轻轻咬一口,那种甘甜解腻的感觉,味蕾爆炸。

“苏公子,这又是何物啊?”

长孙皇后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啥都新鲜。

“这是我种的西瓜。”

大唐时期,也有西域传入中原的甜瓜,但是甜味不如西瓜,口感也不如。

长孙皇后虽贵为天下之母,可也没吃过这么好的瓜。

吃完一片,皇后又吃一片。

这莫不是王母瑶池的仙品?

长孙皇后越发怀疑苏玉是神仙下凡。

“苏公子,妾身刚才的问题您还没有回答呢。”

苏玉放下筷子,吃着西瓜,靠在椅子上,不屑地说道:“统统是白痴,狗屁不通。”

长孙皇后突然来了兴致,想听听苏神仙的意思。

这些天在宫里,闲言碎语屡禁不止,皇后这次出来也有解闷散心的意思。

“哦?如何说?还请赐教。”

苏玉说道:“天灾,什么叫天灾,人力无法左右的才叫天灾。若说水旱相连就是不贤德,那么当年大禹治水怎么说?大禹父子可是受命于尧舜二帝,难道尧舜也是昏君?狗屁不通!”

听了苏玉所说,长孙皇后心中的块垒顿时消解,这些时候胸中的闷气出了一大半。

“而且,这天灾也是机会。”

苏玉说道。

机会?

“怎么说?”

长孙皇后急切地问道。


贞观元年,

京畿道云阳县。

暴雪连续下了半个多月,茫茫白雪盖住了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一个玉面公子,躺在摇摇椅上,旁边一个漂亮小丫鬟烹着茶。

老人家手里抓几把玉米洒在雪地上,鸟落下来啄食。

孩子打雪仗,咯咯的笑声回荡在庄子里。

一片祥和安宁。

此人名叫苏玉,乃是这个庄子的主人。

他当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而是个穿越者。

五年前,苏玉在大学课堂上打了个盹,醒来发现躺在一张陈旧的床上,破旧的被褥,用几张羊皮制作,不保暖,也不舒服。

旁边一个小丫头趴着床沿哭泣。

反复确认后,苏玉终于接受自己穿越了的事实。

他的身份是大唐京畿道云阳县一个小庄园的公子。

爹娘不在了,他也是个病秧子,当时穿越过来时,正好身体扁桃体发炎,浑身高烧。

要知道在古代发高烧是很危险的,因为没有抗生素。

幸亏苏玉是重点大学生,平时读书多,用土法制作了急救药,把自己救活了。

要不然刚穿越就死了,岂不尴尬。

穿越者都有系统,苏玉也有。

系统激活了,但是不完整,只发放了一个新手大礼包和一个技能,然后就关闭了。

重新起开启要十年后。

新手大礼包也很简单,一大罐种子。

玉米、土豆、红薯、杂交水稻、葡萄、棉花籽、西瓜籽、西蓝花....

就是这些。

还给了一个技能,但是这个技能是苏玉最不想要的,等于废物。

别人穿越大唐攻打突厥灭吐蕃,征服西域,开启大航海时代...

而苏玉属于混吃等死的咸鱼性格。

所以穿越过来后,整顿庄园搞生产,当起了富贵咸鱼公子。

“少爷,这暴雪下了半个多月了,还没有停的意思,据说长安快断粮了。”

小丫鬟肤白胜雪,苏玉给她取名雪姬。

“莫要去管它,李二这货能解决。”

雪姬紧张地东张西望,低声劝道:“少爷,都说了几回了,不能对当今皇上不敬。”

现代社会,什么唐宗宋祖孙十万,随便编排。

可是在古代,直呼当朝皇帝名讳就是大不敬,要杀头的。

“不就是娶嫂狂魔李二嘛,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去看看牛棚,是不是有感冒的。”

苏玉喝了一口茶,口感和现代社会的绿茶已经差不多了。

雪姬摇头说道:“公子,你想吃牛肉也找个好点的借口,夏天说中暑,冬天说感冒。若是官府追究起来,那可是大罪。”

耕牛在古代社会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地方官府会让乡绅地保造册登记耕牛数量,私自屠宰可是重罪。

“放心吧,按照律令,冻毙的牛可以吃。”苏玉说道。

苏玉觉得,其实他不过分,华农兄弟才过分。

一个中年人,身材魁梧,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从外头走进来。

拍了拍身上的雪,这人说道:“少爷,外面的积雪快一米多了,隔壁泾阳县的百姓断粮了。哎,真是遭难,去年被颉利可汗扫过一次,今年夏天大旱,秋天又遭了水灾,如今又是雪灾。真是可怜...”

此人叫做老陈,原本是隋朝的校尉。

隋朝灭亡后,隐居在这个庄园,给苏玉当保安队长。

老陈的意思很明显,想接济泾阳县的百姓。

苏玉摆摆手:“老陈,这不是我们该讨论的事情。你跟雪姬去看看今天哪只耕牛感冒了,救不活就吃了吧。”

老陈嘴角抽搐几下:“少爷,您这是顿顿吃牛肉啊。”

饲养牲畜,有个现代名词叫做料肉比。

意思就是吃多少饲料,才能长一斤肉。

喂大一头牛是很花时间的,很贵的。

这暂且不说,光是这个法律风险就贼大。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明令不许宰杀耕牛。

苏玉这是顶风作案。

“别废话了,去吧。还有仓库里的棉衣,发给庄子里的老人家,每人一件。还有,昨晚上的羊肉没吃完,给门口阿黄加餐吧。这天怪冷的,别让阿黄感冒了。”

苏玉眯着眼睛,舒舒服服的,雪姬帮着捏脚。

别让阿黄感冒了?

老陈嘴角抽抽...二话不说,马上端着羊肉出去了。

阿黄是老陈养的心肝宝贝狗。

苏玉刚才说别让阿黄感冒了,老陈以为他想吃阿黄?

欲吃其肉,何患无辞。

对于老陈的建议,苏玉早就想过了。

庄子里大把粮食,莫说救济泾阳县,就是整个京畿道都够吃的。

可是,苏玉不能这么做。

现在是什么社会?

皇权社会啊。

对于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人心。

当年张角靠着替老百姓治病,得了人心就造反。

皇帝最忌讳别人跟他抢民心。

如果苏玉开仓放粮,人心归他,李世民马上杀上门来,包围苏家庄。

所以此事万不可为。

过了会儿,老陈端了一盘牛肉上来。

雪姬麻利地拿出一个铁做的二层锅。

中间是大烟囱,周围是环形的锅,上好的木炭放进去,辣椒下锅。

等水烧开,牛肉就可以下锅了。

“队长,有情况。”

二麻子从外头跑进来。

“突厥来了?”

老陈握紧腰刀,眼神突然变得犀利,杀气外露。

“不是,我们抓了一个小偷。”

“还以为是突厥,小偷打发走就完了。”

老陈其实很心善,他只是对突厥恨之入骨。

这大灾之年,偷点东西保命,老陈不计较。

其实这也是苏玉的意思,每天庄子外头都会放粮食,需要的自己拿,当然不会太多,否则惊动官府难做。

“不是啊队长,她不走,非要见少爷。”

苏玉搓了搓手,哈一口气。

“那就带进来吧。”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