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张良缓缓的叹了口气说道:“此时之计,唯有两种。”
他环视着众人,轻声道:“其一,派遣一猛将前往白登。”
“其二,派遣人手与匈奴人谈和。以重金利诱匈奴人中的高官,以此来让他们退去。”
“两种方法都能够解除如今陛下的灾厄,但....两种办法各有各的利弊。”
张良并没有犹豫,直接将这两种办法都摊开了讲。
“第一种办法固然很好,但却耗费民力物力,且如今....哪位将军能够有自信,可以以如今汉军士卒打败正处于巅峰时候的匈奴狼骑?”
“若是这一次的战争胜利了还好,若是这一次的战争失败了,暴露出了如今中原的疲惫,让匈奴人看到了机会,届时被围困的恐怕就不只是陛下了。”
“而到时候,中原也就危险了,我们再想要和匈奴人谈和,恐怕付出的就不只是重金了。”
“届时....代价恐怕会远超如今所需要付出的。”
“而第二种办法虽然可以解除陛下的灾厄,但却会给大汉以及陛下带来耻辱,甚至让匈奴人觉着大汉柔弱可欺,数百年来都未曾向蛮夷低头的中原,恐怕就要向蛮夷低头了。”
张良沉默的说道:“昔年,秦朝未曾统一之前,天下尚处于蛮夷战乱时候,七国虽然纷争,可却都未曾让中原向蛮夷低头,反而是杀的蛮夷不敢试探南下。”
“而后秦国一统,哪怕秦国有暴秦之名,可三十万士卒以及蒙恬在边疆镇守,匈奴人依旧不敢南下。”
“如今大汉方才建国,若是背上如此耻辱的名声,恐怕在后世人的眼中....做出如此决定的你我,怕是要担上千古骂名的。”
听完张良的话,众人更加沉默了。
这一点的确是现实。
樊哙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都看向了坐在一旁的官渡侯陈成。
事实上,想要对匈奴作战,并且以现在的士卒获得对巅峰时候狼骑的战争胜利,在场的这几位都没有十足的信心。
若是失败,便成了千古罪人。
谁敢轻易尝试?
放眼整个大汉,有这样子能力和本事的,或许也就只有两个人了。
其一,兵仙韩信。
其二,官渡侯陈喜。
而韩信此时并不在京都也就罢了,即便是他在京都,依照他对于王上的态度,恐怕也不一定会去白登拯救陛下。
可....让官渡侯去?
官渡侯这些年一直养尊处优,还能够打仗吗?还有当年的悍勇吗?
即便官渡侯有这样子的悍勇,他们这群人怎么有脸面去逼迫官渡侯做出这样的必胜保障,并且让他主动出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于是沉默继续笼罩着整个未央宫。
吕雉看着这一幕,也是缓缓的吐了口气,她的眸子锐利,像是一头尖锐的母虎一样。
“留侯说的不错,如今之计只有这两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