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飞速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从此卿卿在心头长篇小说阅读

从此卿卿在心头长篇小说阅读

糖炒小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重生《从此卿卿在心头》,现已上架,主角是纪书瑶沈振,作者“糖炒小鹿”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那便走吧,别让娘亲等着了。”公主的宴会和他们这些寻常的权贵之家的宴会自然不同,他们的宴会多半就是宴请同龄人。但是公主因着年幼还居住于宫中,像他们这些能参加公主宴会的小辈家里也要有长辈相携入宫。毕竟操持者是皇后娘娘,不能指望他们去作陪,到时候他们陪着公主,各家主母贵妇自然要去陪着皇后娘娘。镇北王府距离皇宫不远,只半个时辰便到了宫门口,镇北王府的侍卫......

主角:纪书瑶沈振   更新:2024-09-12 03:3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纪书瑶沈振的现代都市小说《从此卿卿在心头长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糖炒小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重生《从此卿卿在心头》,现已上架,主角是纪书瑶沈振,作者“糖炒小鹿”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那便走吧,别让娘亲等着了。”公主的宴会和他们这些寻常的权贵之家的宴会自然不同,他们的宴会多半就是宴请同龄人。但是公主因着年幼还居住于宫中,像他们这些能参加公主宴会的小辈家里也要有长辈相携入宫。毕竟操持者是皇后娘娘,不能指望他们去作陪,到时候他们陪着公主,各家主母贵妇自然要去陪着皇后娘娘。镇北王府距离皇宫不远,只半个时辰便到了宫门口,镇北王府的侍卫......

《从此卿卿在心头长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今年父王向皇上申请,我可以提前入太学学习,太学的山长夫子皆是当朝大能者,这个机会难得,能提前去我自然是要去的。只不过到时我便不能像如今在王府这样,如此明显的带着你们一起学习了。

不过你们自己在家里,也不要因为我不在就放弃了学习,别贪玩儿,能学多少学多少,小姐我以后指望着你们成为我的左膀右臂呢。”

琳琅还好些,沈云舒担心玲珑年纪小性子跳脱,不愿学习。

“县主最希望我们学些什么?”琳琅看着沈云舒轻声问。

虽然她家县主为人好,待下人亲和,对她和玲珑像姐妹一样,但是同时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无论她学多少东西,自然也都是为了以后能够为县主所用。

王爷王妃能够同意让她们和县主一起学习,定然也不可能是为了要将一个侍女培养成大家闺秀。

所以今年县主即将进入太学,太学的夫子都是当朝大儒,太学里跟县主一起入学的都是权贵人家,她们这种小侍女是不能跟随在旁的。

她们不能跟县主一起学习,王府也不会单独请夫子教她们,那她们自己能学的是就是有限的。所以,她需要知道县主更想让她学什么,更需要她会什么,她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上面。

沈云舒赞许的看向琳琅,这丫头向来都是这样,既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又不会过度贬低自己。给她机会她就学,但是也不会因为自己比别的侍女多学了些东西,就自命清高,而是时刻想着自己学来的东西最后的用处。

玲珑此时听完琳琅的问话也反应了过来。王妃说过,县主待她们亲厚,愿让她们多学多听,她们也应该谨记将来学成学好为县主所用。

沈云舒看着两双认真看着她的眼睛,微微一笑。

“学习是为了多知道一些事情,这人知道的越多,心思便越发通透,不容易犯蠢,不容易受人蒙蔽,见识的越多,心胸便越开阔。开始我叫你们跟随我一起学习,是因为我不希望我身边的侍女是个小蠢蛋,以后随随便便便被人忽悠几句便能将我卖了出去。

不过那只是开蒙,你们不需要做大家闺秀,所以四书五经这种东西也不必学精,只要钻研一门技术,有一技之长便好。我所需要的便是日后我有用的时候,你们比别人更拿得出手。

不过具体学什么主要看你们自己的天赋,大一些比如医毒、比如武艺,小一些的再比如香料、刺绣等等。全凭你们自己喜欢,毕竟你们是跟着我长大的,这点儿自由选择权我还是能给你们的。

等你们想好自己想要学什么之后,再来告诉我,我帮你们想办法”

沈云舒借着琳琅的手将自己最后一件锦缎斗篷披好,初春的风还是有些微凉。

“县主放心,琳琅晓得了。”

玲珑眨了眨眼睛,看了看沈云舒又看了看琳琅,“玲珑也晓得了。”

沈云舒整理好衣衫,便迈步而出。

“那便走吧,别让娘亲等着了。”

公主的宴会和他们这些寻常的权贵之家的宴会自然不同,他们的宴会多半就是宴请同龄人。但是公主因着年幼还居住于宫中,像他们这些能参加公主宴会的小辈家里也要有长辈相携入宫。

毕竟操持者是皇后娘娘,不能指望他们去作陪,到时候他们陪着公主,各家主母贵妇自然要去陪着皇后娘娘。

镇北王府距离皇宫不远,只半个时辰便到了宫门口,镇北王府的侍卫递了腰牌便一路畅通无阻的进了宫门。

沈云舒撩起轩帘,看着宫门口极其热闹的场面,也不比皇上三年一次的选秀差了。

这次琼华宴,虽是名义上公主举办的赏花宴,但不仅大半个都城的世家贵女都会来,连世家公子们也不会错过。

毕竟这是皇宫,若是能得遇皇上,受到赏识,那可是平步青云。就算见不到皇上也有太子,太子亲自参与琼华宴,替乐安公主接待男眷,还有其他皇子也会作陪,此行便已是不亏。

她的两个哥哥因着做了太子伴读,跟着太子在东宫学习,多半时间都不回王府,所以早早就被太子拉去做了苦力。昨日便有东宫的人来向家里传了话,此时已经在宫里给太子帮忙了。

“刘公公?公公怎的在这儿?”

镇北王府即便有些特权,马车进了宫门口也顶多再向前一道门,剩下的路便需要他们步行前去。镇北王妃正带着沈云舒朝着皇后娘娘的凤仪宫走着,路上看见皇帝身边的总管刘公公,便搭了句话。

“哎呦,是镇北王妃,王妃安好,县主安好。奴才今日被皇上指派了来给公主帮忙的,怕公主年纪小忙不过来,您可是要去凤仪宫见皇后娘娘的?”

刘公公本正在跟身旁的小太监交代着什么,周围乱哄哄的围了一拨人正在忙活着,搬着各种各样的花,乍一听到声音吓了一跳,抬头一看竟是镇北王妃,赶忙走过来行礼问安。

“是啊,去看看皇后娘娘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顺便跟娘娘讨口茶喝。”纪书瑶抬手轻笑,丝毫不介意刘公公刚才没看到她。

“呦,您要是想要帮忙那可是错过了时辰了,奴才看您多半是奔着讨茶去的。”刘公公跟着纪书瑶抬手的动作起身,也不见外的打趣了一句。

沈云舒也不惊讶,她从小也听过不少爹娘当年事,当年娘亲跟爹爹和皇上在外征战之时,关系是真的极好。

皇后娘娘因着从前也是娘亲的手帕交,每年她和娘亲来往宫中的次数都不少,与刘公公更是老相识了。


只是他当年太过心软,不愿对自己的手足兄弟用所谓的帝王心术,最后才落得那般下场。

“云舒妹妹能给我说说,孝贤帝的下场吗?”

“孝贤帝一生致力于征战边疆,扩大烿朝版图,在位期间是烿朝江山最辽阔的时候。

只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烿朝虽大,但因一直征战,消耗也极大,赋税极重,百姓守着田地却依旧食不果腹,再加上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孝贤帝则于烿朝元贤十四年旧伤复发,元贤十五年驾崩。大皇子李祁樘登基,帝号恒仁。

恒仁帝懦弱不堪重任,在位五年,烿朝江山被周围附属国吞并近一半左右。

第六年百官罢朝,群臣逼宫,恒仁帝禅位于荣亲王李君谦。”

那时候的荣亲王李君谦,很明显就是如今的荣王世子。

“这位荣亲王世子,倒是继承了他爹扮猪吃老虎的性子。”

不过太子倒是对荣亲王父子没有什么成见,荣亲王父子行事低调,也是有着怕父皇猜忌的原因在内。

不过能够等到二皇子的儿子都登基,才伸手推倒了那坨烂泥,看来荣亲王父子是真的没有觊觎皇位的心思。

想到这儿,太子微微蹙眉。

“沈家呢?”

沈云舒说的这些记载里面却唯独不见沈家踪影,沈家若是在,为何容忍二皇子登基之后如此祸害烿朝的将士与百姓?搞得烿朝民不聊生?

“烿朝元贤三年,镇北王府沈家革职流放。”

革职流放?

太子握紧了拳头,李元燊这个脑子被驴踢了的傻子,连父皇和太祖打江山时都靠着沈家,可以说烿朝江山稳固有沈家一半功劳也不为过。

忌惮沈家?

哪一任皇帝不忌惮功臣?

不敢说太祖皇帝,就说他父皇与沈振结为异姓兄弟,却也会关注沈家的一举一动。

并非不信任,而是帝王必须要做的。即便有御史台监察百官,但是皇帝要是真敢放手,连朝堂上的重臣的动向都不关注,那这个位置能坐多久就是全凭运气了。

但是哪一任皇帝,敢随便处置一个能够震慑周边各国的将军?

不说别的,就说当初二皇子如果不搞掉沈家,有着战神后裔的沈家众人在,何至于打个周边小国,搞到皇帝亲自上战场,最后重伤身死?

何至于在二皇子身死之后,他那个扶不起来的儿子登基,做到了把一半江山拱手让人的地步?

简直是毫无大局观!

太子越想越生气,烿朝偌大江山,周围附属小国年年进贡,每逢正月,各国来朝,万民朝拜!

如此盛世王朝,居然让他祸害掉一半!

沈云舒留意着太子的表情,见他没有问沈家被革职流放的原因,就留了一个心眼没有说。

史书记载,沈家是因为通敌被流放的。

虽然她觉得事有蹊跷,沈家不可能通敌。

但是太子毕竟是一国储君,再相信沈家也必定会以国为先,通敌叛国这种事情是每一个一国之主都不能忍的。

就算今日太子相信了沈家是被陷害,但是日后若是太子登基为皇了,某一日对沈家起了疑心,再联想起这件事,未必不会起一些什么‘苍蝇不叮无缝蛋’的这种猜忌。

如今太子对她的种种特殊信任,不过是因为她这个人特殊。

今日甫一进门,她便注意到了香炉里燃的正是龙涎香,宫廷特制、皇帝专属,就连太子平日里也是皇帝赏赐才能用的。


沈云舒被张妈妈抱在怀里,好奇的看着面前身着玄色绣五爪金龙长袍的皇帝。

这位历史上记载的一代明君明皇李胤,面相看起来是偏儒雅类型的,可气势却很是威严,带着一股上位者的不怒自威之感。

作为来自一千五百年后的自由平等社会的人类,沈云舒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活的皇帝,这感觉还真不是一般的稀奇!

明皇看向面前满眼好奇之色的孩童,不由赞道:“阿振,你这女儿倒是一脸聪慧之相!”说着还忍不住伸手逗弄了一下沈云舒。

沈云舒也好奇的伸出小手,试探着触碰了一下面前戴着上好的和田玉扳指的大手,感受到真实的触感,不由得惊讶出声。

“哇哦~ ”

活的!真神奇!

明皇被沈云舒的满脸稀奇之色戳中了萌点,爽朗的哈哈一笑。

“阿振向来与朕如同亲兄弟般,你的女儿,自然理应为县主之尊。另,享秋水县、常裕县食邑。

去,再把朕带来的浮光锦和夜明珠拿来,给云舒县主做周岁礼。”

皇上随侍的大总管刘公公对着侍从们一挥手,随侍的宫女太监立刻将准备好的赏赐呈了上来。

“谢皇上。”镇北王和王妃赶忙叩礼谢恩。

他是镇北王,他的女儿按照正常礼制来说,自然应该是县主。但是他是本朝唯一的一个异姓王,这种情况历来不多,皇上不开口,他的女儿县主的身份便也不够名正言顺。

如今正好,皇上不仅开口了,还给他女儿两个县的食邑。虽然没有封号,但是两个县的食邑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从烿朝建立以来,很多郡主和公主都没有一出生就有两个县的食邑的待遇。

他们的这位皇上,给人封赏还是一向如此实在,从不搞花里胡哨的那一套。

众人看着沈振那一脸十分开心的表情,面上也都跟着纷纷道喜,内心里实则腹诽沈振脾气怪异。

这沈振是当朝唯一的异姓王,那可是当年跟皇帝歃血结拜过的,皇帝登基之后他可以说是位同亲王,别说女儿当个县主了,就是儿子也是应当请封世子的。

可这位倒好,一直不给儿子请封就算了,皇帝自己想起来要给他儿子封个世子,他还给拒绝了。

这可真是从古至今从未有过的怪事儿。

皇上的话那是什么?那是金口玉言!想封谁就封谁,想贬谁就贬谁,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那是随便说拒绝能就拒绝的?

偏这位就这么做了,还说什么‘沈家是武将世家,向来以战功论能力,他有幸与皇帝结为异姓兄弟,那是他与皇帝的情分,他的儿子该是什么身份就是什么身份,不应该承袭亲王爵位。’

这话一出,不仅没有惹怒皇帝,反而还把皇帝哄得挺高兴的,特意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直夸沈家儿郎有骨气。

不过现在看来这镇北王的骨气也就到这儿了,儿子不让袭爵,女儿的县主身份倒是接的挺开心的。

镇北王倒是不知道众人内心的腹诽,只是暗暗的为自家女儿开心。

哈哈!

另一边纪书瑶为表镇北王府对皇上亲近与尊重,特意让芙蓉把皇上刚赏的夜明珠,也和给沈云舒准备的抓周的东西摆放在一起。

夜明珠本身通体圆润,自带莹光,最是吸引小孩子不过。若是抓周时沈云舒抓了皇上送的夜明珠,一则也可算作和皇上亲近有缘,二则夜明珠本身也没有什么特殊寓意,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镇北王侧头看了一眼自家王妃,给了一个赞赏的眼神。

不愧是他家王妃,就是聪明。

沈老夫人看了一眼时辰,便示意张妈妈把沈云舒放上去。

张妈妈找了个中间位置,将沈云舒放下,确保安全之后就退到了一边,也不引导她,就让她自己爬。

沈云舒还沉浸在自己受封了县主、见到了皇上的思绪里,一抬头就看见自己被放在一堆东西中间。

沈云舒看着周围被摆成一个圈的各种东西,歪头思考着自己应该抓些什么。

古代对抓周还挺重视的,相信孩子若是抓了什么以后就一定会在这方面有所造诣。

所以,琴棋书画这种东西她要是抓了,是不是以后都要学精了才行?

这种东西当成爱好还行,她不太想被迫架在那里。

算盘?

她对算术也不是特别感兴趣。

刺绣?

她这个手残人士还是算了,万一抓了这玩意儿以后还学不好,还不够丢人的。

医术她倒是很感兴趣,不过这个东西还挺不好说的,还是以后自己低调的学一学好了,就别摆到明面上了。

那她要抓个什么才好呢?

之前听她爹的话里的意思,应该是让她随便抓,不用抓的太厉害。

他爹是镇北王,按照她以前看过的电视剧的剧情来说,朝堂上肯定是有人嫉妒他们家,巴不得拉他们家下马的。

按照历史走向,他家最后是被下一任皇帝嫌弃功高震主了,所以才给流放的。

那么,讨好现在的皇上应该是没错的,毕竟现在的皇帝看起来跟她家关系还不错,所以她娘才敢大大咧咧的把皇上御赐的夜明珠放在了她的抓周礼上。

“舒儿,快爬呀!去抓一个你喜欢的。”

正想着,就听见旁边传来她娘亲温柔的声音。

沈云舒听到她娘亲的声音,也不想了,起身‘吭哧吭哧’的向刚刚放在一堆物品中间,最显眼的位置的夜明珠爬去。

讨好皇帝肯定是没错的,虽然她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吃这一套,不过她爹娘肯定比她了解皇帝。

沈云舒爬到夜明珠跟前,双手一抱就坐那不动了,眼神就一眨不眨的盯着怀里对于她的小手来说有些大夜明珠,像是好奇极了的样子。

“呀,不愧是皇上亲封的县主,果然与皇上亲近,看起来县主是最喜欢皇上赐的夜明珠呢!”旁边的一位夫人看着这一幕笑着说道。

“可不是,这皇上的夜明珠刚一放,县主立马别的看都不看,直奔着就去了。看来也是知道,这是皇上赐的周岁礼,心里欢喜得紧呢!”另一位夫人眼珠一转也紧跟着接了一句。

其他夫人反应过来,也都跟着附和着说些好听的话。

不管是不是真心,既然皇上都来给镇北王做面子,他们也总要说些好听的。

“哈哈哈,好!阿振果然又生了个伶俐的好孩子!皇后前些日子胃口不甚好,还惦记着你们王府的酸梅膏,等过几天王妃有空正好可以带着孩子进宫陪陪皇后,让她与乐安熟悉熟悉,作个伴。就像怀文、怀瑾与元稹那样,自小长大,情同手足,朕日后也可放心了!”

“皇上说的是,臣妇也惦念皇后娘娘惦念得紧呢!如今云舒周岁宴也结束了,臣妇这几日定会带着她去探望娘娘和公主。”

纪书瑶知道皇上的意思,不过是为了给他们王府做个脸,也是将镇北王府和皇室的绑定更深一些,为以后的太子打基础。

“好,那朕回去便告诉皇后,她知道了一定高兴!”

“行了,热闹也凑够了,朕也该回去批奏折了。你们自管尽兴,不用理会朕。”皇帝起身,不等其他人再说什么,对着众人摆摆手向外走去。

“臣(臣妇),恭送皇上。”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