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飞速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1988:睁眼买下国库券,坐等升值暴富高质量小说

1988:睁眼买下国库券,坐等升值暴富高质量小说

二肥肥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1988:睁眼买下国库券,坐等升值暴富》,是作者“二肥肥”笔下的一部​穿越重生,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林致远潘国富,小说详细内容介绍:教训的是,我以后一定注意。”钱有福一笑,“当然了,我就是提前给你提个醒,我相信你也不会看上车间这几个老娘们的,小伙这么帅,找啥样的找不着啊……”钱有福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车间里一阵大乱,有人高声大喊,“不好了,轧机出故障了。”钱有福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戴上安全帽就往外跑。林致远也带上安全帽,紧跟在钱有福身后。热浪滚滚的......

主角:林致远潘国富   更新:2024-07-22 18:4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林致远潘国富的现代都市小说《1988:睁眼买下国库券,坐等升值暴富高质量小说》,由网络作家“二肥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1988:睁眼买下国库券,坐等升值暴富》,是作者“二肥肥”笔下的一部​穿越重生,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林致远潘国富,小说详细内容介绍:教训的是,我以后一定注意。”钱有福一笑,“当然了,我就是提前给你提个醒,我相信你也不会看上车间这几个老娘们的,小伙这么帅,找啥样的找不着啊……”钱有福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车间里一阵大乱,有人高声大喊,“不好了,轧机出故障了。”钱有福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戴上安全帽就往外跑。林致远也带上安全帽,紧跟在钱有福身后。热浪滚滚的......

《1988:睁眼买下国库券,坐等升值暴富高质量小说》精彩片段


下午上班后,钱有福特意把林致远叫到了车间办公室。

“大林,跟你说件事。”

“钱主席您说,我听着。”林致远对钱有福异常恭敬,他知道,在均热车间,如果说石茂才是土皇上,那么钱有福就是帝师,地位超然,绝对不能得罪的主儿。

“大林,你年轻,长得又帅,车间里不少女工应该都对你有那点意思,但是你可得清醒啊,你是大学生,前途无量,和那些工人不一样,别因为裤裆里这点事把自己毁了。”钱有福语重心长的说了很多话。

“钱主席你教训的是,我以后一定注意。”

钱有福一笑,“当然了,我就是提前给你提个醒,我相信你也不会看上车间这几个老娘们的,小伙这么帅,找啥样的找不着啊……”

钱有福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车间里一阵大乱,有人高声大喊,“不好了,轧机出故障了。”

钱有福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戴上安全帽就往外跑。

林致远也带上安全帽,紧跟在钱有福身后。

热浪滚滚的车间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往轧机的方向跑。

林致远跑到轧机跟前时发现,石茂才、李涛和张德胜已经在这里了。

石茂才几乎跪在地上,脸贴在地上,向轧机内部喊话,大嗓门像洪钟一样,响彻整个车间,“查出来什么毛病没有?”

轧机的缝隙里传出维修工的声音,“还没呢!”

石茂才顿时火冒三丈,“养着你们这群维修工有什么用?一到关键时候就给我掉链子。”

钱有福上前一步,“这台轧机比他岁数都大,他上班才几年,找不出毛病也正常,小伊子,你出来吧,我进去看看。”

石茂才从地上爬了起来,满脸通红,“师傅,您都多大岁数了,怎么还能让您动手呢?”

“少废话,我不动手怎么办?生产不能停。”别看钱有福刚才和林致远说话时慈眉善目,像个弥勒佛一样,现在一瞪眼睛也挺吓人。

眼看着钱有福就要往轧机里钻,站在后面的林致远猛然间想起来,前世,他还没离开热轧厂时,均热车间的轧机出过一次毛病,厂子里各路的维修高手都出马了,自己当时跟着技术科几名高工也到现场查看情况了,整整三天三夜,到最后终于找出毛病,竟然是轧机内部一个螺丝变形导致的毛病。

当时那颗变形的螺丝取出来后,所有人望着它都哭笑不得,一颗螺丝耽误了三天生产,影响了几十万元的产值。

林致远下意识的就想把钱有福喊出来,但是他刚刚往前迈了一步,又停住了脚。

他已经不是那个二十三岁的愣头小伙子了,知道怎么做才能让他的利益最大化。

他眼睁睁看着一头花白头发的钱有福钻进轧机内部,在心里暗暗的道了一声,“对不住了,老爷子,等这事儿完了我给你买酒喝。”

一下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林致远下班的时候,石茂才几个领导还留在车间没走。

在厂子的澡堂洗完澡,林致远骑着车回到宿舍,他从书堆的档案袋里,又取出两千块钱,开始挨个屋敲门收国库券。

住在青年宿舍的都是单身汉,这帮人收入低,是最不愿意购买国库券的人群,林致远很轻松的就收到了两千多块钱的国库券,乐的他到宿舍一楼的食堂要了一个单炒,喝了一瓶啤酒。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林致远换上回力鞋,继续晨跑。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次他终于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那位老李太太。

菜市场两三个老太太挎着菜筐正在买菜,其中有一个脸生的得到了林致远的特别关注。

林致远像小偷一样在后面跟着偷听她们聊天。

“他李婶,怎么好几天没看到你出来买菜?”

一个穿着灰色衣服,干巴瘦,收拾的干净利整的老太太叹了口气答道:“我就一个人住,买一次菜够吃两三天的,不像你一大家子人,需要天天买菜。”

“他李婶,你儿子不是要把你接到燕京去吗?你怎么不去呢?”

“我不爱去,儿媳妇毛病多,住在一起不习惯,还是一个人自在。”

燕京这个词引起了林致远的注意,现在基本就能断定,这位李婶应该就是他要找的人。

林致远特意绕到前面多看了老李太太几眼。

说是老太太,但是据他观察,李振山的母亲今年也不过六十多岁,因为人长得瘦,所以看起来还挺精神的。

林致远没有贸然上去打招呼,他知道,和这样的人挂上关系必须做到天衣无缝。

林致远一直跟着,看着老李太太买完菜回家进了11栋左边那个楼门。

林致远站在一楼的楼梯,耳听着二楼左边的屋子传来关门声,这才满意的离开。

在早市的早点摊上,他吃了四根油条,喝了一碗豆腐脑,饱饱的回到青年宿舍。

今天他是中班,不用去厂子那么早。

革钢车间里的倒班制度是四班三运转,四个班组轮流值班,分为白中晚三个班。

白班是早八点到下午四点,中班是下午四点到半夜十二点,夜班是半夜十二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夜班又被工人称为大头班。

比如林致远,今天上了白班,那么第二天就是中班,第三天是夜班,后天就休息一天。

林致远主动要求倒班,除了表现积极外,更多的考虑是时间上的自由。

将来他在革安收购完国库券要到沪市去出售,现在从革安到沪市坐火车至少要一天一夜,那么来回就是两天,算上在沪市待的一天,他至少需要三天时间。

长白班根本满足不了他的时间需求,倒班的话他可以选择和别的工人串班,比如他今天连上二十四小时,那么未来他就有三天的休息时间,足够他去沪市走一个来回了。

快到中午时,林致远骑着自行车去了厂里,他还要继续收购国库券呢!昨天他已经答应了不少人,不能失约。

林致远特意跑到车间看了一眼,那台轧机果然还没修好,石茂才双眼通红,蹲在轧机边一口接一口的抽烟,听人说他昨天晚上没回家,一直守在这里。

车间里几个技术最好的维修工都聚在这里想办法,但是根据林致远的观察判断,显然到现在他们也没想出招。

林致远去食堂打了饭,在吃饭的功夫,又收了两千多块钱的国库券。

下午他回宿舍睡了一个午觉,醒来后,把手里的国库券清点了一下。

现在他手里已经有五千多面值的国库券了,按照1:0.75的比例,他手里的6800元钱能收九千元的国库券,按照现在这个速度,最多再有两天就能完成任务了。

下午三点半,林致远骑着自行车又回到厂里,一进车间他就发现,轧机边已经站满了人,厂长徐大友,主管设备的副厂长朱和风,总工程师焦乐山,设备科科长方大同,技术科科长邱德瑞,以及几位高工都聚在轧机边,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焦急的表情。

林致远知道,他出风头的时候到了。


均热车间是热轧厂环境最恶劣的地方。

均热车间的主任石茂才,书记张德胜带着两三个人站在车间门口列队欢迎。

“感谢厂长给我们均热车间送人才了。”书记张德胜紧紧握住徐大友的手,热情的一阵摇晃。

主任石茂才却黑着一张脸没动地方。

徐大友不以为意。

他知道石茂才就这个臭脾气。如果换做其他人敢跟他摆这种臭脸,徐大友当场就能发火。

但是石茂才是他手下的一员猛将,号称热轧厂的拼命三郎,不管是多么急难险重的任务,只要交到他手上,保证按时给你完成。

有能耐的人脾气大点也能让人接受,徐大友自动无视了石茂才这种态度。

他乐呵呵的带头走进均热车间大门,林致远紧跟在众人身后,一进车间大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车间温度至少在三十五度以上。

一块几十吨重,烧的通红的钢坯在传送带上缓缓向前,由于温度过高,钢铁周围的空气甚至扭曲了。

徐大友擦了擦汗,“辛苦兄弟们了,眼瞅着天气越来越热,兄弟们遭罪的日子又到了。”

石茂才闷声闷气的回了一句,“冰块和盐汽水不能断,不然生产线上中暑的人太多。”

徐大友重重拍了他肩膀一下,“放心,断了你来找我。”

众人跟在徐大友身后进了车间里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的温度照比车间下降了不少,估计能有三十度,电风扇呼呼的摆着头,吹的会议桌上的鲜花枝叶飘舞。

会议桌上蒙了一层墨绿色的台布,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茶杯,最中间的地方有一瓶很显眼的鲜花。很显然,这是为马上要召开的欢迎会准备的。

徐大友乐了,一指石茂才和张德胜,“你们两个糙汉子,居然玩起花样来了,可惜了,白瞎这瓶花了。”

张德胜呵呵一乐,“厂长,你就别埋汰人了,我们两个哪有那个心眼,这花是小段准备的。”

小段叫段小萱,是均热车间的通讯员,今年二十岁,小圆脸大眼睛,长得挺可爱。

此刻她正躲在众人背后偷眼儿去看林致远,冷不丁被人提到名字,段小萱立刻羞红了脸蛋。

石茂才皱起了眉,“厂长,开会吧,车间里还一堆事儿呢!”

林致远心中暗道,石主任这脾气一点没变,和自己父亲一样,把生产看的比天还大,什么人情世故,迎来送往的,都没有生产任务重要。

厂长来了,他也不给面子,不愧是革钢的劳模。

不过自己对他的脾气秉性了解的一清二楚,给我点时间,保证这头倔牛对我另眼看待。

“好,开会。”被抢白了的徐大友一点也不生气,一屁股坐了下来,冲着劳资科科长薛兰一点头,“薛科长,宣布调令吧!”

薛兰拿出人事调令,当众宣读起来,“为加强均热车间的技术力量,从即日起,厂技术科科员林致远调动到均热车间工作,担任技术员一职,兼任均热车间团支部书记。本调令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林致远一愣,但随后就明白了,团支部书记是徐大友给他加上的,是为了补偿他。

薛兰念完之后便坐了下来。

徐大友再次说话,“老石,老张,这次调动是大林主动申请的,你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大林可是东海理工大学的高材生,技术科那三位高工都舍不得他走,我把他放到你们车间,你可得给我看好了。”

石茂才听到是林致远主动申请到车间工作,脸色好看了一些,但依然没说话。

张德胜说话了,“大林,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见面,用不着客气,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你说两句话吧!”

林致远站的笔挺,声音洪亮,“徐厂长,薛科长,石主任,张书记,还有均热车间的其他同事,我只说三句话。”

“第一,我是革钢工人家庭的子弟,血管里流淌着工人阶级的血,我对革钢对,热轧厂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句话说完,所有人都动容了,就连石茂才都开始拿正眼看林致远了。

“第二,这次到均热车间来工作,我就是抱着向工人师傅学习的态度来的,我保证谦虚谨慎,早日学到真本事。”

“第三,我向石主任、张书记申请,从现在开始,我要求和其他人一样参加倒班。”

第三句话说完,石茂才脸色大变。

本来他听说给他的车间分配了一个大学生,他还是有些抗拒的。不为别的,就怕大学生摆知识分子的臭架子。

没想到林致远上来就把姿态放的这么低,没有假话空话,句句打在他的心坎上,尤其是最后一句,主动要求倒班,这态度已经非常诚恳了。

他不能不说话了。

“大林,我和你爸是老熟人,如果你能干到你爸的百分之八十,那就是好样的。好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均热的人了。”石茂才这么说是非常难得的,他已经承认林致远是均热的人了。

通讯员段小萱带头鼓起掌来。她和其他小女工一样,对高大英俊的林致远非常有好感。今天早上听说林致远要来他们车间工作,乐的小姑娘芳心如小鹿乱撞,半天都平复不下来。

石茂才站了起来,“大林,我给你介绍一下车间里的同事吧!这位是车间副主任李涛,工会主席钱有福,这个是老黑,以后他就是你的班长,这个是通讯员小段,这个是车间的技术员刘彦昌……”

介绍完一圈人,徐大友站了起来,“行了,人我送到了,剩下的事我就不管了。”

他带着薛兰走了,众人把他送到车间大门。

等到厂长走后,石茂才扔下一句话,“老张,大林就交给你了,你领着他熟悉一下环境,我去车间里转转。”

张德胜带着林致远又回到车间办公室,“大林,车间的条件跟厂机关没法比,环境恶劣,温度高,噪音大,反正你也感受到了,我就不多说了,这个是你的办公桌,那个是你的柜子……”

张德胜给他简单介绍了一下均热车间的情况。均热车间现有人员一百零九人,四个班组,每个班组二十五人,另外车间办公室有主任,书记,工会主席三名干部,一名通讯员,负责后勤打杂工作,两名技术员,两名维修员和一个司机,现在加上林致远就是一百一十人。

本来石茂才是想把他放到车间办公室的,但是刚才林致远主动要求倒班,石茂才便临时改变了主意,把他放到了第一班组,班长就是和林志愿很熟悉的大老黑。

张德胜介绍完情况,又带着林致远到车间里转了一大圈,熟悉的差不多时,午饭时间到了。

林致远拿着饭盒跟着同班组的兄弟去食堂打饭,通讯员段小萱拿着四个饭盒美滋滋的走在他身边,走起路来像跳舞。

之所以拿四个饭盒,是因为她要给主任,书记和工会主席打饭。

车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干部一般是不离开车间的,就连吃饭也不在食堂。

打饭的时候林致远看到了武小青。武小青同样也拿了四个饭盒,她是连铸车间的通讯员,同样要为她的领导打饭。

林致远和武小青远远的对视了一眼,目光随即闪开。

打完饭后,林致远看段小萱拿着四个大饭盒实在辛苦,便主动替她拿了两个。

这可把小姑娘激动坏了,像只小鸟一样围绕在他身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说的全是均热车间那点事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