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和平沈清如的现代都市小说《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畅读精品》,由网络作家“爱吃干烘茶的荒神兽”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都市小说《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讲述主角赵和平沈清如的甜蜜故事,作者“爱吃干烘茶的荒神兽”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让我跟你今晚洞房?”沈清如有些绝望了,因为她知道,陶山说的都是真的。......
《为了改命,在新婚夜撒腿就跑畅读精品》精彩片段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但是,沈清如知道寡妇说的是真的。
村长图穷匕见,为了留下赵和平,也为了不走漏消息,就用了这样的办法。
她想逃出去,势比登天还难。
寡妇看陶山不咳嗽了,就去倒了半碗热水,吹凉了喂陶山喝了几口。
正在这时候,外面吵吵嚷嚷的声音传来。
“奇怪,这么晚了,都在干什么?”寡妇放下碗,皱了皱眉。
床底下的赵和平知道,这是追他的人来了。
他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出。
“你们赶紧洞房,外面无论出任何事儿,跟你们都没关系。”寡妇吹灭了屋里的煤油灯。
然后关上门去外屋了,接着,就是院门被砸的“咣咣”响。
“开门,开门,三大奶奶,我们来找人了!”
外面的人,气势汹汹。
听到这声音,床下的赵和平心头怒火升起。
这就是他从那个洞房跑出来以后,下黑手的那个人。
那是陶慧丽的追求者,叫陶宏刚。
那小子看上了陶慧丽,看到陶慧丽灌醉赵和平想要洞房,恨的咬牙切齿,在房外伺机而动。
结果当赵和平逃出洞房的时候,这小子并没有把赵和平抓回去。
而是一路尾随,到偏僻处,直接下了死手。
他是真想要了赵和平的命。
而就是因为他的举动,让赵和平重生回来,又活了过来。
寡妇也听出了院门外的声音,不高兴的说:“陶宏刚?你这大晚上的不在家睡觉,撒什么羊角风?!”
她在村里的辈分高,所以对这些小辈,丝毫不会客气。
说着打开门。
门外乌泱泱一群人。
“三大奶奶,跟慧丽洞房的那个知青赵和平跑了。我们正在找他呢。”陶宏刚赶紧解释了一下。
他身后,带着七八个人。
全村的人,分工明确,有在村外守着的。
剩下的,兵分好几路,到处搜查赵和平的下落。
寡妇一听这话,没好气的说:“人跑了到我家来干什么?”
“难不成我还能把一个外人藏在我家不成?”
陶宏刚连忙说:“不是,三大奶奶,村长说了,让我们挨家挨户的搜,挖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到。”
是他下黑手打的赵和平,知道赵和平被灌了那么多酒,又受了重伤,绝对跑不远。
所以带着人,到处搜找。
任何一家都不放过,就是想找到人,再补一刀。
寡妇一听怒了:“什么意思?!”
“你明知道我家小山今天晚上洞房,想捣乱是不是?!”
这可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女娃,要给她儿子冲喜,谁敢破坏,她就跟谁拼命。
陶宏刚可不敢惹寡妇,连忙说:“不是,三大奶奶,我可不敢捣乱。”
“就是怕那个赵和平偷偷溜进您家里,您还蒙在鼓里不知道。”
“村长说了,让我们挨家挨户的搜,谁家也不能例外。”
“您就让我们搜一下吧,这样好确定一下,小山哥洞房也安全对吧?”
寡妇不为所动:“放你娘的狗臭屁!”
“小山身子弱,受你们惊吓,还还得了?再说,小山的洞房,谁也别想进去,谁也别想破坏给小山冲喜。”
“不用说你们,就是村长来了,那也不行。”
“赶紧滚蛋,别惹我上火!”
说完咣当一声,把木头门关上。
然后转身回屋去了。
院门外,几个村民问陶宏刚:“三大奶奶不让搜怎么办?”
“是啊,村长可说了,不能放过任何一家。”
“这要是真藏在三奶家,让这小子给溜了,那我们这些人,还不被村长给骂死?”
陶宏刚也觉得,不能放过任何一家。
不过,他从心里对寡妇发怵。
想了一下,就吩咐说:“宏坤,你去屋后守着。”
“宏飞,你留在门口这边,这条路有什么动静,你都瞅着点儿。”
“宏路,你去找村长,跟他说让他来三奶家搜,我们进不去。”
“剩下的人,跟我去搜下一家。”
说完带人走了。
被他吩咐的人,也各自执行命令。
屋里的人,并没有听到陶宏刚的布置。
等听到寡妇回屋关上门。
陶山才用虚弱的声音,小声的说:“听这个动静,全村都出动了,你们两个,怎么都走不了了。”
这不是他危言耸听。
陶家村几乎都是姓陶的人,尤其是村长一声令下,那肯定是全村出动。
这种情况下,就连一只鸟儿都插翅难逃,更何况还是沈清如和赵和平这两个大活人?
沈清如在黑暗中,咬着下唇,颤抖着声音小声问:“那怎么办?请你帮帮我们。我知道你是个好人。”
“好人?”陶山自嘲的一笑,躺着闷声在胸腔里咳嗽了一声,为了不让他妈听到,他还用手给捂住了。
“我可不是什么好人。”
“要不是病的要死了,我肯定不会放过你。”
他陈述的是事实。
这些年,他的病越来越严重,身体早就不行了。
不然但凡有能力,他一定跟这位沈知青洞房,说不定还能留下个“种”什么的。
可是现在,他感觉他随时都会死,还谈什么洞房?
沈清如没想到陶山会说这样的话,顿时就默不作声了。
赵和平在床底下,因为挨了一棍,又喝多了酒,这时候脑袋一片晕晕乎乎,根本就听不清沈清如和陶山在说什么。
陶山平息了一下他的喘息,接着小声说:“沈知青,明天一早,我娘会检查你的身子。”
“要是发现你没跟我洞房,她就不会留你了。”
“她找人看了,冲喜就要今天。”
“只要今天能洞房,我就算活不成,也会留下一个后代。”
“但是你要是没跟我洞房,我娘不会放过你。”
“她肯定会把你交给村长,让村长找我们家不出五服的兄弟,跟你洞房生孩子,然后过继到我名下,延续我家的香火。”
“到时候,你会跟很多个人洞房。”
“直到你怀上为止。”
这番话,陶山断断续续喘息着说了好一会儿。
话虽轻,但是听在沈清如的耳中,却犹如晴天霹雳。
“陶山,你说这话,是想让我对你屈服吗?”
“你是想让我跟你今晚洞房?”
沈清如有些绝望了,因为她知道,陶山说的都是真的。
宋书记看来挺担心的,看到赵和平,就先问了一句:“听说你带来了沈清如的信?还关系到救命的大事儿?”
“信呢?”
赵和平赶紧掏出贴身带着的信,交给了宋书记。
宋书记立刻打开信,就看了两眼,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还真出事儿了!可恶!”
赵和平连忙说:“宋书记,我们当知青去的陶家村,就是一个魔鬼村,真发生过吃过知青的事儿。”
“请一定要抓紧时间,赶紧去救沈知青。”
他不知道宋书记跟沈清如的关系,但是一个几千人大厂的书记,确实有能力把沈清如救出来。
不过,迟则生变,一定要快。
宋书记点点头,说:“好,我马上安排。”
“赵同志,你可以回家了,谢谢你带信过来。”
“等救出人来,定有重谢。”
说着让保卫科的人,带赵和平离开。
根本就不给赵和平留下的机会。
赵和平也知道,救沈清如,最少也要三五天。
毕竟宋书记还要做出安排,然后调派人手等等。
而他家里,父亲死在了战场上,母亲受打击病倒,还需要他回家照顾。
所以赵和平不能等在这里,只能先离开。
坐公交车,一路回到了家里住的四合院。
这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住的基本都是第三轧钢厂的工人。
赵和平家,住在后院,有三间房,算是这四合院里,住的比较宽敞的了。
他一进四合院,就把正巧要出门的一个大妈吓了一跳:“呀,你谁呀?这是住宅院子,外人不能进!”
赵和平在陶家村一年,饿的已经脱相了。
而且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头上还带着干了的血迹。
让大妈根本就没认出来。
赵和平一看认识,是中院的,连忙说:“卢大妈,是我,我是和平啊。”
卢大妈本来还害怕,一听这话吃了一惊。
赶紧凑到赵和平面前,仔细看了一下。
“还真是你啊,和平,你不是去当光荣的知青了吗?怎么会弄成这样?”
当初,主动申请去知青的人,可是上了报纸,被东总点名表扬的。
走的时候英姿挺拔的帅小伙儿,怎么一年不见,回来跟当初逃难进城的人一样?
赵和平没时间解释,说:“卢大妈,回头我再说这件事儿,我先回家看看我妈。”
卢大妈这才想起来,赵和平的爸牺牲了,他妈也在家病着。
连忙点点头说:“对对对,赶紧先回家看看你妈。”
“这些天,我们都去照看着,她就是太伤心,把身子给伤了。”
说着叹了口气。
赵和平谢了对方,然后快步往后院走。
一路上,遇到好几个人,都是诧异的目光,他也顾不得跟这些人解释。
等回到家门口,赵和平想要推门的手的都颤抖了。
前世,他是带着陶慧丽回来的。
那个女人,明明是长在农村,却一身的大小姐脾气。
进了这个家门,天天跟他,跟他妈吵。
最后,硬生生气死了他妈。
从那以后,两个人的婚姻就名存实亡了。
要不是看在女儿的份儿上,他肯定不会要那个女人。
不对,女儿也不是自己的。
赵和平咬了咬牙,现在重活一世,他终于摆脱那个女人自己回来了。
而他妈现在还好好活着。
想到这里,红着眼眶伸手推开房门。
“谁呀?”屋里床上,传来赵母许秀英虚弱的声音。
两世为人,赵和平能再次听到自己妈的声音,顿时激动的热泪盈眶。
“妈,我回来了。”
一声妈,哽咽了声音,落下了眼泪。
“是和平吗?”许秀英激动起来。
“是我。”赵和平答应一声,几步就到了屋里的床边。
看到真是儿子回来了,许秀英嚎啕大哭:“和平,你爸没了。他再也回不来了。”
她从嫁给对方的那一天,就天天提心吊胆。
本以为,援朝活下来了,剿匪活下来了,也就没事儿了。
可谁想到,一次不大的战争,那个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赵和平也眼含热泪,他对他爸爸印象不多。
从小,他就是妈妈一个人拉扯大的。
那个当兵的,一直都在战场上,最终也留在了战场上。
当初,让他去当知青,就是他爸爸在他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来信给他选的路。
说是光荣。
现在,他爸爸牺牲了,他也重生了。
他阻止不了爸爸的牺牲,但是,却可以保证让自己的妈过上好日子。
“妈,我爸没了,您还有我呢。”
“以后我好好孝敬您,绝对不让您再受任何人的伤害。”
这是一份承诺,一份他发誓要办到的承诺。
许秀英抱着儿子哭了一会儿,心情略微缓解了一些。
擦擦眼泪,这才看清楚儿子如今的惨样。
“和平,你这是怎么了?”
“怎么瘦成这样?你的头怎么了?怎么还有干了的血啊?”
这下可把她吓的不轻,挣扎着要起来。
可是伤心过度,加上水米不进,这时候头重脚轻,眼前一黑差点儿晕过去。
赵和平一看就知道,老妈估计是低血糖了,赶紧一把扶住。
“妈,您先别动,我没事儿。”
“您等着,我去要点儿红糖水。”
他把老妈靠在枕头上,然后赶紧跑到院子里,敲邻居家的门,想要点儿红糖。
这年头,家里能有红糖的不多。
不过,敲到第二家,出来一个丰腴少妇,她听到赵和平想要借红糖,立刻说:“好,和平,你先回家,我这就找了给你送过去。”
她是四合院里的寡妇,名叫朱春梅,丈夫是个电工,死于轧钢厂漏电事故。
留下她带着才几岁的儿子栓柱。
“好,谢谢嫂子。”赵和平借到红糖,松了口气,转身先回家等着。
过了一会儿,朱春梅果然用一张纸,装了一点红糖过来。
赵和平接了,去倒进碗里,又冲上热水。
然后吹了吹,端到床边,扶着许秀英喝红糖水。
朱春梅一直站在旁边看着。
等许秀英慢慢喝下去,缓了一会儿,终于好受一些了。
“和平,我没事儿了,你把碗放下,跟我说说你到底怎么了?”
“谁把你打成这样的?”
“你说你去当知青,怎么瘦成了现在这样子?”
许秀英看着儿子的样子,心疼了。
丧夫之痛,让这抹心疼,给冲散了不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