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徐达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全本小说推荐大明:开局惹怒朱元璋》,由网络作家“毕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大明:开局惹怒朱元璋》是作者“毕奇”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徐达朱元璋,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时候也问道:“老三,知错没有?”她向来是公私分明,就事论事,不管是谁的孩子犯了错,就算是她亲生也一样,罚都的罚。前段时间秦王朱樉因为和别人宫外斗殴,被臣子在朝堂上告发。马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又是朱樉生母,直接下令杖责二十,罚俸半年,并且抄写三十遍朱家家训,以儆效尤。这一次朱棡的事,也是如此。“回娘亲,儿子知错了。”朱棡脸色苍白,额间满是......
《全本小说推荐大明:开局惹怒朱元璋》精彩片段
第三章:我宁愿体无完肤,身无完善之地!
老朱还是心软了。
当看到老朱急匆匆的从那冗长的玉石台阶上走下来的时候,朱棡就知道自己没赌错。
老朱……,是真特娘的护犊子。
校场内,朱元璋龙行虎步的走到了众人面前。
一张长凳上,大明的晋王殿下正赤裸着背趴在上面,只见上面一条条触目惊心的血痕横七竖八的排列着。
朱元璋看到的第一眼,先是冷哼一声,随后转头看向邓铭。
一旁的旗手卫百户邓铭瞪着牛一般的大眼睛,也转头看着皇帝。
算了,这邓铭就是个憨货。
朱元璋心烦意乱的转过头,随后冷哼一声:“知道痛了?”
这话很显然是问朱棡的。
太子朱标拱手道:“回父皇,刚刚三弟已经认错了,并且发誓以后再也不去狎妓之地。”
这时候朱棡心里也明白,这个好大哥是来给自己解围的。
传言之中朱标多次袒护自己的弟弟们,看来所言不差。
犯了如此大的忌讳,居然只是一顿皮肉之苦就让老朱松了口,朱标果然把老朱拿捏的死死的。
刚刚打的时候,其实那鞭子声哪儿那么大啊。
是邓铭一边抽,旁边一个力士拿着响鞭在挥舞,这才有了那种声音‘啪啪’作响的场面。
欺君之罪?
不存在的,这就是给个台阶下的事。
马皇后这时候也问道:“老三,知错没有?”
她向来是公私分明,就事论事,不管是谁的孩子犯了错,就算是她亲生也一样,罚都的罚。
前段时间秦王朱樉因为和别人宫外斗殴,被臣子在朝堂上告发。马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又是朱樉生母,直接下令杖责二十,罚俸半年,并且抄写三十遍朱家家训,以儆效尤。
这一次朱棡的事,也是如此。
“回娘亲,儿子知错了。”朱棡脸色苍白,额间满是冷汗的说道。
老朱的脸色缓和了许多。
可还是有些阴沉。
“身为嗣王,你想要什么女人不行?偏偏去流连那些烟花女子!咱老朱家,丢不起这个人!”
朱元璋朝着一旁的邓铭招了招手。
邓铭走上前来,不为所动。
“憨货,鞭子!”朱元璋一拍邓铭的脑袋。
并且骂骂咧咧的道:“一点儿也没学到你爹的机灵。”
鞭子入手,朱元璋脸色很是沉重的道:“老三,你给咱记住,不是咱当爹的心狠,是咱在这个位置上,容不得有半点差池!”
“今天给你长个教训,回去把祖训抄三十遍,明日咱要检查!”
说着,朱元璋手里的鞭子又落了下来。
一顿打完,朱棡被抬回了宫里的居所。
他在外有晋王府,不过如今大本堂在授学,十岁以上皇子都要去。为了方便,都在东宫偏院设有厢房。
……
“这个老三,顽劣不堪,以前还以为老四是个惹事精,结果现在老三成了个大麻烦。”
承天殿内,朱元璋气呼呼的半躺在那张龙椅上。
太子朱标笑意盈盈的跟了进来。
“我看啊,等这两年书念完,全部放出去,咱是懒得操心他们了,费神。”
朱元璋又自言自语的道。
太子朱标还是没说话,跟个乖宝宝一样站在那。
朱元璋眼神余光瞥了一眼朱标。
“咳咳,咱看啊,你们里面就没几个省心的!迟早把老子给气死。”朱元璋哼哼两声。
见朱标还不说话,老朱有些绷不住了。
合着就咱一个人说话是吧?
“太子。”朱元璋微微闭眼,喊道。
“儿臣在。”朱标转身行礼。
“想什么呢?”朱元璋问道。
“儿臣在想,是不是把三弟宣到这里,看着他抄写祖训。”朱标郑重道。
朱元璋不满的哼哼了一声。
“朕懒得看到他。”
老朱摆手,随后抱着手半躺在龙椅上不紧不慢的道:“你娘刚刚给咱出了个主意不错,你听听。”
紧接着,朱元璋将马皇后说的话给朱标简单的复述了一遍。
“父亲的意思儿臣明白了,可这事,天德叔不一定答应。”朱标捏着下巴,沉思道。
朱元璋坐直身子,抖了抖肩膀,道:“他有什么好不答应的?”
“毕竟老三的名声……。”朱标欲言又止。
这时候,朱元璋道:“咋地,我朱重八的儿子配不上他徐天德的女儿咋地?这事朕来处置,你给你娘说一声,明天准备一只烧鹅,得是正儿八经的狮头鹅。”
朱标点了点头。
“孩儿知道了。”
“嗯,对了,秦州茶马司的事情你盯着点……。”
回到政事上,老朱立马恢复了那个铁血帝王。
在诸多政事之中,有三件事情老朱目前最为关心。
其一,出征漠北之事。
其二,秦州茶马司的建立,因为这一点涉及到秦州等地的贸易和大明的赋税。
其三,就是已经定下的国策,武举法。
朱元璋绝对是一个文武兼备,双向发展的帝王,在钦定科举制作为选才制度的同时,也着手准备开设针对将领人才选拔的武举制。
这一点,是由朱元璋,徐达,刘伯温共同商议出来的。
虽然这么会让老兄弟们心里不舒服,可国家是他老朱的,他不可能让老伙计们一辈子和自己分掌兵权,老兄弟们或许能够无二心。
可子孙呢?
武将,可以是名门之后,也可以是寒门子弟。
但是必须,是忠于他老朱家的。
商议良久,敲定了不少细节,朱标这才准备离开。
离开之前,朱标走了两步又回身躬身道:“父亲,此时去东宫厢房为时尚早,毕竟刚刚打过,百官眼皮子低下,还是等用完晚膳再去吧。”
说完,朱标告退。
朱元璋听罢,看着大儿子的背影,哼了一声。
“我去看他做什么?”
似乎为了证明自己真的是个舍得揍孩子的,老朱很是有骨气的翻了郭惠妃的牌子。
只是等到郭惠妃来侍寝的时候才被告知,皇爷出去散步消食去了。
东宫厢房。
朱棡杵着一根拐杖站在书案前。
烛火摇曳下,朱棡的脸色有些苍白。
“老三,何必呢?你跟父皇说清楚不就行了?为什么非得挨这顿打呢?”
房内,秦王朱樉的声音响起。
刚刚走到屋外准备推门的朱元璋手陡然僵住。
“我做错了事,得受罚,这是规矩。若是一个连规矩都不能遵守的人,又谈何去制定规矩?二哥,我们都是大明的藩王,父亲给我们荣华富贵,荫及子孙,我们不能让父亲难堪。”朱棡平静的声音响起。
听到这话,门外的朱元璋浑身好似灌了铅一般。
只听到里面的朱樉有些无奈道:“可你明明就是去追查贪污案的,为什么偏偏要说自己去狎妓的?”
“幸好今天老十三机灵,去通知了大哥,不然父亲得把你揍死。”
朱棡淡笑一声:“一顿打而已,老子打儿子那是天经地义。若是一顿打就能换来那么多贪官落马,我宁愿体无完肤,身无完善之地。”
‘嘎吱……。’
第十二章:那你知道,这玩意亩产多少吗?
朱棡说完,朱元璋的脸色也有些变化。
他转身给了郭惠妃等人一个眼神。
很快,观稼殿外就只剩下了老朱,朱标,朱棡,马皇后四人。
“咱要你娶徐家的大丫头,你可知道为何?”朱元璋问道。
朱标也转头看着朱棡。
“为了兵。”朱棡低声道。
朱元璋转头看了看马皇后,脸色也微微笑了起来。
“然后呢?”
朱元璋微眯眸子,问道。
此时在这里的都是自家人,而且是最亲近的一家人,所以老朱说话也很直白。
朱棡沉吟一下,还是决定不装傻充愣。
老朱是什么人精,怎么可能看不出自己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大明,是朱家的大明。”
朱棡开口说道。
这句话,让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喜之色。
朱棡继续沉声道:“藩王镇边,就是要让对中枢影响巨大的边军归于朱家人的掌控!”
“而功勋将领,我们可以保他们世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此次天德叔出征漠北,而孩儿和徐家丫头的联姻,便是天德叔归来之后的赏赐和……,交出兵权的筹码。”
兵权。
永远是一个皇帝日思夜想的东西。
朱元璋作为起兵造反的皇帝,自然知道兵权对于自己的重要性。
所以,他将兵权看作是命根子一样的东西。
而此时的朱元璋听到朱棡的话,整个人都有些震惊。
他原本以为朱棡能够将说出那番话已经是非常可贵了,可没想到,朱棡居然可以想到这个地步。
卸磨杀驴。
帝王心术!
朱元璋坐在石凳上,沉默了良久。
朱标也看着自己这个十四岁的弟弟有些惊骇。
他用了十年来学习这个事情。
可朱棡十四岁就明白了。
他并不认为朱棡会是自己的威胁,从不。
他只是觉得高兴的同时有些无奈。
这就是帝王家的孩子。
“此事,到此为止!这门婚事,你既然知道重要性,那咱也就懒得说什么了。”朱元璋开口。
朱棡抬头:“爹,这婚事,我不答应!”
朱元璋脸色一变。
马皇后也安抚道:“老三,你怎么这么倔?这事也是为了你好啊。”
“娘,不是儿子倔,而是儿子除了成亲这个办法,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天下归心!让大明万世永存。”
朱棡说完,抬头看着朱元璋,嗓音郑重道:“爹,请您听儿子一言!”
“儿子有一物,可以让大明百姓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朱家人不需要用什么帝王心术来让天下老百姓认可。”
“只要此物献世,天下便再无饿殍,再无饥荒!”
“并且,此物可以支撑大明百姓人口翻倍。”
这些话在朱元璋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明明每句话自己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可为什么听起来就这么云里雾里的?
朱标这时候也回过神来。
“老三,你在说什么?”朱标皱眉问道。
朱棡转身,在三人疑惑的眼神下弓腰挽起裤腿,随后走到一旁拿起铁锄。
“爹,请您跟儿子来看看,儿子在观稼殿劳作半年四个月所收获的东西!”
朱元璋看着自家老三,开口道:“你不是在说胡话?”
老朱此时很是疑惑,这混小子难道真的是胸有大志?
“儿子自然没有。”朱棡点头。
“若是你诓骗咱,那婚约的事情你无论说什么都要答应!”朱元璋沉声道。
说完,老朱起身跟着走了下来。
“爹,这地里脏……。”朱棡看着老朱那双布鞋踩在泥土里,忍不住开口道。
“哼哼,咱可是正儿八经的农户,六岁就放牛,八岁就种地!可惜了啊,你祖父走得早。”
说到这,老朱的眼神有些柔和下来。
马皇后也跟着走了下来。
“你祖父是上吊死的,你祖母是活生生饿死的。当年若是有这样十亩肥田,咱朱重八怕是也不会反。”朱元璋沉声道。
吃得饱饭,穿的起衣。
谁又会造反呢?
说到底,还是逼上梁山,无路可退。
“这是啥子秧?”朱元璋看着那一条条的土垄问道。
在土垄上,满地都是碧绿色的青藤。
这时候,朱标也挽着裤腿走了下来,刚刚进了大棚,朱标就道:“这棚子里可比外面暖和了许多。”
朱元璋这才感受了一下,随即有些惊讶的道:“说的是啊,这棚子里可是暖和的紧。”
“这是暖棚。”朱棡笑道。
“这暖棚可以最大的汲取外界的温度,给予这些红薯苗最好的生长环境。”
“红薯苗?那是何物?”
朱元璋问道。
“爹,你等我给我挖两个。”朱棡吐了两口唾沫在掌心,随后握着锄头便开始从土垄的旁边开始锄地。
伴随着朱棡那挥舞的动作和结实有力的锄地动作,从那黑红色的泥土之中被挖出来一块块足足有婴儿脑袋大小的红皮番薯。
“这是啥?”朱元璋看了个稀奇,止不住的问道。
朱棡弯腰捡起,随后用随身携带的小刀给削了皮。
那红皮番薯的里面是橙红色,朱棡削下一块,随后双手递上。
“爹,此物名为红薯!是一种多产,高产,耐寒,耐旱的产物。”
“此物和地瓜类似,不过比地瓜抗饿,比地瓜更耐保存!不管是生吃,煮熟吃,还是做菜,都别有一番风味。”
“可以煮熟喂鸡鸭,喂牛喂马,人吃可以,畜生吃也可以。”
朱元璋疑惑的接过朱棡手里一块红薯。
不过很快,老朱就皱眉道。
“这玩意有何稀奇的?不就是寻常山薯?这东西城外的山上遍地都是,可山薯有毒。”
“你看这东西,茎叶有浆,叶片尖锐,这可是有毒的东西。”
说完,朱棡就削下一块红薯自己啃了起来。
在朱元璋那惊骇的眼神里,朱棡笑道:“爹,你就放心吧!这玩意儿子都不知道吃了多少了。”
“这东西可抗饿了,吃一个就可以顶一天。”
“而且啊,这东西口感香甜,蒸熟之后更是糯香可口!香味厚重,别有一番滋味。”
“其实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此物所具有的的高产量。”
“爹,咱们大明百姓所种植的稻米,小麦,亩产多少?”
朱棡问道。
朱元璋沉吟道:“稻米亩产五百斤,小麦亩产三百斤。”
“那爹你知道,这玩意亩产多少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