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本阅读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
现代都市连载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内容精彩,“脑洞山峰”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李厥李承乾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内容概括:“快安排人,秦国公只去过吐谷浑使节所住的院子,为了不打扰使节,先将他们安排到其他院子,然后掘地三尺,也要把陛下亲赐的玉佩给找出来。”说到底,大家也都没把吐谷浑的使者放在眼里,李厥如此做,无非就是找个原由罢了。他明白,王克用更明白。不消炷香,慕容浅宗与其说是被请出来的,还不如说是被架出来的,因为只允许他们人出来,所有的东西......
主角:李厥李承乾 更新:2024-02-20 18:36: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承乾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本阅读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内容精彩,“脑洞山峰”写作功底很厉害,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喜,李厥李承乾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气,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品,《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内容概括:“快安排人,秦国公只去过吐谷浑使节所住的院子,为了不打扰使节,先将他们安排到其他院子,然后掘地三尺,也要把陛下亲赐的玉佩给找出来。”说到底,大家也都没把吐谷浑的使者放在眼里,李厥如此做,无非就是找个原由罢了。他明白,王克用更明白。不消炷香,慕容浅宗与其说是被请出来的,还不如说是被架出来的,因为只允许他们人出来,所有的东西......
“诺。”
“哦对了,今日耽搁,明日别忘了让嫡孙去赵公府上致歉。”
“诺。”
……
“唉,还是太小了,要早睡。”
清早起床,李厥晃了晃脑袋,觉没睡足真难受。
自己开府,总要找几个得力的人,昨晚就是想人选想得头疼,唐初他熟知的牛人,现在几乎全在朝堂上了,李二不可能给他的。
况且房玄龄等人年纪过大,也不可能相伴太久。
他掏空心思在想着高宗和武周时期的牛人,这帮牛人现在要么未发迹,要么还小,正适合招揽进自己身边。
想了半天,他笔下的纸上也只有寥寥几人:狄仁杰、张谏之、薛仁贵,然后就没了。
没办法,电视剧演的最多就是这么几人,其他的他还真的想不出。
算了,招一个是一个吧。
无意给他在装扮,弄好之后无精打彩的吃了早餐,看到上来的煎饼,他是一点胃口都没有,
喝了一碗牛乳,吃了个水煮蛋就算完了。
大唐可不兴早餐喝牛乳吃水煮蛋的,这是李厥自己添的食谱。
“东西为娘帮你准备好了,去了之后好生道歉,为娘都说了朝堂之上不要发声,你就偏不听。”
苏氏说着手就高高抬起,不过片刻还是轻轻落下,在他的屁股上拍了一下。
“去吧,到殿门口等着,马上畅公就要来了。”
李厥挺享受这些,苏氏也不是很唠叨的人,对于前天朝会上发生的事,她也不甚明了,
只知道这孩子犯了错,王爵又没了,内心中居然有一丝窃喜。
畅清来时,见李厥正在摆弄着殿前的一株花圃,小小的人儿撅着屁股,正在费力的拔着里面长出的杂草,
无意站在旁边提醒着他慢点,还要亲自上手,却被他拒绝了。
“不用,我对付不了大的,还对付不了一株蒿子嘛。”
说到此处一怔,随即他突然直起身笑了起来,刚到的畅清和无意两人都被他笑得莫名其妙。
李厥突然想起,前世有个UP主恶搞的三国,刘备说过,我打不过关张赵黄马等一万七千余人,难道还打不过貂蝉嘛,
结果刚上去,就被貂蝉胸口的飞弹给砸晕了。
思维有些发散,没事,这是年轻的表现,见到畅清他赶忙净了手施礼。
畅清将其扶到辇上,无意带着人拉着礼物在后,无非就是布帛、几坛子酒,还有一些干果蜜饯啥的。
皇城很大,自皇城出来,左边就是崇仁坊,赵国公府邸便在崇仁坊南隅。
坊市大门中开,坊正站在门口弯腰行礼。
李厥在辇上,对着他摆了摆手。
来到赵国公府门前,就算是皇孙,长孙无忌也没有亲迎的道理,就他与皇家的关系,除了李二,还真没有人能让他亲迎,
所以站在门前的是长孙冲。
见是他,李厥赶忙从辇上跳了下来:“皇嫡孙小心。”
畅清下了一跳,李厥摆摆手笑道:“无妨。”
然后就上前,对着长孙冲躬身行礼道:“姑父。”
长孙冲所娶的是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所生,等于说是李厥的亲姑姑。
走入二进,长孙无忌站在厅前,他先对着畅清微一躬身,这才笑看着李厥道:
“小子,在朝堂上可是风光得紧,还记得老夫是尔舅公?”
长孙无忌并不是大度之人,在性情上他是比不上房玄龄虚怀入谷的,
此刻,之所以笑着和李厥开玩笑,皆因李厥的身后跟着畅清。
这说明是李二让他来道歉的,也就代表了长孙无忌必须要原谅他在朝堂上的指责。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李二看着百姓,双眼通红,随即就开始了政治演说:
“尔等之心,朕已知晓,朕甚为欣慰,若大唐皆是尔等铁骨男儿,那大唐将续绵万年。
今日在此,朕与尔等起誓,大唐自今,不和亲、不纳贡,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若违此誓,天下共逐之。”
旁边的百官有些无语,心说陛下你要发誓就发誓,干嘛带上我们?
君王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出自西汉戴圣所著的礼记。
意思也很好理解,君王应该为了保护社稷而死,大夫应当率领民众保家卫国,直至他战死,
而士则要维护法制,为法制所规定的卫国责任而死。
就是表达一句话,全国所有人不能投降。
李二的话,被多人传递,外城之人皆可听到,随着扩散,原先的万岁口号也变了,
全部跪地高呼:“陛下英明,陛下英明。”
这还不算完,李二又请了乡老入宫,在宫中设宴,由百官陪同饮宴,宴席结束,再赐一些小礼物,这场政治秀才算结束。
别小看这个作秀,这些乡老回去之后,会主动宣扬李二的好,
如果有人说李二不好,这帮人会第一个冲上去干他,而乡老在乡民之中的地位又很高。
事情结束,李二对开局还是不甚满意的,不管是谁,不管是以何借口煽动百姓都不好,
但结果他还是颇感欣慰的。
“民心可用。”这是他小憩之前所说的话。
中午小憩结束,他起来之后,想了想再度抽出纸写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交给畅清道:“再去东宫,将此书交给皇嫡孙。”
很多人以为,这句话就是李二所说的,实则不然,此话乃是出自荀子哀公篇,
是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其中有一句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没一会,畅清再度回来递上一纸道:“陛下,这是皇嫡孙的回言。”
李二轻哦一声接过,只见纸上写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微微一笑,将纸放在之前李厥之前所写的那张纸之上,又用镇纸给压着。
也就从这一天开始,爷孙俩养成了递纸条的习惯,李二不时会出一些小题目,用纸条传给李厥让他回答,
有的是临时想到的事,有的干脆就从奏折中抄下一段。
每次李厥答后,他还要再传一纸条进行点评,当然这是后话。
“皇嫡孙开府之事如何了?”
“皇嫡孙言,他需举荐几人,则傅、友还需陛下费心。”
大唐亲王府的配置是很多的,傅一人,从三品,谘议参军一人,正五品上。友一人,从五品下。
文学二人,从六品上。东阁、西阁祭酒各一人,从七品上。
另外还有,长史、司马、掾、属、主簿、录事参军事、行参军、典签等职。
当然,这些是汉延而来,而汉初王皆是诸侯,算是国中之国,需要处理的政务也多,
但大唐已取消藩王制度,所以不少亲王府配置,只有编制而不会真的安排人,
又因亲王大多不之官,所以他们的属官由朝廷任命之后,直接就去了亲王的封地替王管理。
李厥也知道,几个重要职位,李二是不可能由他自己胡闹的,所以他要的只是几个小官,七八品的那种。
“皇嫡孙还请求,想要几个伴读。”
“允了,你从勋贵百官之中挑选适龄之人,暂定十人吧。”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都在盼着朕早点死吗?”李二将眼前的奏折一扔,颇为愤怒道。
其实,这两天李二的心情还是不错的,造反的事终于尘埃落定,结果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他打算放过此事,全力准备征高句丽事宜。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他的血液中就流淌着好战二字,当然,他不像杨广,为了大唐和江山,他能做到隐忍。
玄武门之变不久,颉利和突利听闻,起兵攻来,当时一度攻到长安附近的渭水河边,
李二故布疑阵,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共六个文官直接在渭水边直面突厥二十万大军,现场痛斥颉利背信弃义,
然后又令尉迟敬德等人,迂回到颉利大军身后大造声势,
最终让颉利心生疑虑,签下了渭水之盟,虽然危机化解,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可是把整个长安的金银和布帛都搬空了,
才满z足了颉利的狮子大开口。
对于一个百战名帅来讲,这是何等的耻辱。
他隐忍三年,终于在贞观三年令李靖为帅,出征突厥,大败突厥并活捉了颉利。
但原本的好心情,却被今日的奏表给打破了。
因为今日的奏表中,有一半是在催促他尽快立太子的,一个两个人说,他明白这是为大唐好,
但说的人多了,怎么不让他有一种这帮人都在咒他死的心理。
恰在此时,房玄龄求见,他平复心情宣了。
“陛下,三字经的跋已经注好,请陛下过目。”
李二听到三字经,面上神情稍缓,接过之后就看了起来,所谓的跋类似于后世的序,还有注解的意思,
这个跋就写的很是详尽,毕竟是作为启蒙之用,所以一部分典故也都作了注解。
看了片刻,他满意的点头道:“爱卿辛苦,整理好后,就按此颁发各道各州吧。”
房玄龄走后,李二将奏折一收,抻了下腰起身走了两步问道:“说起三字经,朕好像有两日未曾见皇嫡孙了。”
“陛下,这两日皇嫡孙皆来给您请安了,昨日您在早朝,今日你还未起床,他言孝道在行亦在心,
所以他两次都没有等,而是回去上课,言努力向学亦是孝道。”
李二哈哈一笑,抬手点着畅清道:“那小家伙分明就是不想等,所以才会想出这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来,这两日他真的在学习?”
“不是!”
“哈哈,朕就说嘛,他母亲这次许是吓坏了,至于他的几个先生也已离开,他和谁学?”
“皇嫡孙在行商贾之事。”
李二面上笑容不见了,片刻语气微冷道:“何人所教?”
畅清将一张纸,递至了李二的案头。
李二狐疑拿起看了一眼,对于李厥的字他已经很熟悉了,三字经已经令人抄了不少份,
而自己孙子的原稿,他早就给收了上来,不时也会翻动一下,却见纸上内容写道:
“畅公,我父亲不日要入空门,我和大哥以后或不能常侍左右以全孝道,想以金佛代之。
我和大哥皆无封地,若求皇爷爷厚赏,又恐皇爷爷闻知生气,所以我欲借东宫几物,售出换钱。
想着等此事过后,再向皇爷爷言明,又恐皇爷爷提前知晓,再责罚我与大哥。
畅公,我先告诉您,若是皇爷爷未发现,您就当啥事没有,若是发现,还请您帮我言明,
为酬畅公之恩,我请你吃鸡。”
李二看完,面上表情怪异,不过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居然和朕玩起了心思,畅清,皇嫡孙真的送鸡给你吃了?”
“确实,皇嫡孙令人送来一只鸡,外表用黄泥包裹,入火烤透,然后敲开泥土,内里有荷叶三层,揭开之后满屋生香,久久不散。”
“哼,有如此美味,为何不给朕,小子该打。”
虽然如此说,但他的面上还是带着笑意。
通过之前李厥的所作所为,李二哪还不清楚,这就是李厥通过畅清的手递上来的原因,
别小看这过了一人之手,通过他的手一转换,不仅事情的性质变了,而且也全了孩子的孝道。
毕竟,若是李厥亲自告诉李二,他必不会让孩子为难,赐下金银,那到时就不是孩子的孝道了,而变成自己的恩赏。
有计谋,且心思通透,这一刻他是真的高兴。
“若是观音婢见到她孙儿…”
说到这里,李二突然住嘴了,长叹一口气,坐下之后将那张纸小心的捋平。
畅清自然明白李二为何住嘴,长孙皇后若在,见孙子如此聪颖必然是高兴的,
但若长孙皇后在世,看到李承乾造反,又不知得有多么的伤心。
其实这是李二的一厢情愿,长孙皇后要活着,李承乾估计也不会造反。
恰在此时,有人禀报,畅清走出去,片刻再度回来道:“陛下,皇嫡孙与皇长孙进了蜀王府邸约两盏茶的时间,
蜀王拉着两人出来,松手时一不小心,皇嫡孙顺着门前的台阶滚了下来。”
李二大惊道:“朕孙儿如何?”
“皇嫡孙面上被擦破了皮,皇长孙大哭,言未保护好弟弟。”
李二先是松了口气,接着面上变得平静,缓缓起身一言不发。
畅清知道,这个时候的陛下才是最可怕的,比他大怒大喝胡乱扔东西时,还要恐怖。
“李愔,朕的第六子,厥儿和象儿的亲叔叔,若废太子仍在东宫,他会有此胆否?想来是巴结都来不及。
现在…呵呵!”
李二来回踱了两步,看向畅清道:“你亲自去一趟蜀王府惩治蜀王,仗五下,闭门三月。”
“陛下,因何?”
“朕教训自己的儿子还要理由吗,去吧。”
……
东宫中,李厥不停的抽着鼻子,作的什么孽啊,这都第二次了,
这小身体太弱了,本想做做样子,结果一个控制不好,脸搓到台阶上了,真他玛疼。
“厥弟,都怪大哥没本事。”
“大哥,你就别哭了,堂堂男子汉怎么老掉眼泪了,搞得我都以为受伤的是你不是我。”
李象擦了一下脸道:“我看我们还是别折腾了。”
恰在此时,无意走了过来禀报一番,李厥顿时如同打了鸡血,脸也不疼了,好吧,压根忘了还有脸这回事,
起身兴奋道:“大哥,走,赶上大车,我们去四叔那里。”
“厥弟啊,四叔虽然不打人,但也比六叔好不到哪去,我怕我们连王府的门都进不去啊。”
“今非昔比,放心吧,四叔一向甚喜我俩,他肯定会很热情的,说不准还会留我们用膳呢。”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